正面人物的塑造伴隨著道德塑造,這是怎樣的一種道德暗示?暗含詛咒般的惡意,汙染著真正能給人們帶來希望的信仰。
約高樂的一番話,讓華真行眯了半天眼睛。他吃了好幾口菜之後才答道:“我雖不是鬼修,但也聽說過香火之毒,能理解您說的信仰汙染。
我從未打算給所有人一切想要的,這根本不可能,也不是我的願望。我所追求的希望只是公平,讓每個人都有透過努力去改變與改善的機會。
我不是作為神在許諾,只是作為人在追求。今天的幾里國,是所有國人共同締造的,在養元谷中,修行更是每個人自身的境界。
所以我說的話是真的,並非僅僅是一種態度,我瞭解這種手段,也能感受到惡意,但它真的未曾動搖我的道心。”
第597章、華真行的反擊
信仰汙染的概念,理解起來多少有點難度,但香火之毒的概念可要實在多了。
神明給人的感覺總是虛無縹緲,但鬼修在現實中卻不少見。各種陰神邪祟,依附於神壇上的泥塑木雕,或者各種神秘器物,享受香火祭拜,自古不絕。
香火之毒,受毒害者不僅是享受香火的鬼神,也可能是供奉香火的民眾。
鬼物有他心通,依附於神像享受香火的同時,同樣會接受到膜拜者的祈願。它若不給予迴應,則難以吸引更多的香火,若是給予迴應,又能採取怎樣的方式呢?
香火之毒,由此而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