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大軍事顧問,孫承宗擅守,袁可立擅攻,這兩個人,在軍事層面上,可以說是大明的定海神針,尤其是在一批年輕將領還沒成熟之前,兩個老人的很多意見,都值得大明年輕的皇帝去參考。
這兩個人的戰略其實都沒問題,但是大明的財政支撐不了孫承宗的防守反擊,也撐不住袁可立的主動進攻。
這兩方面,從兩個人個人的角度來說,是大明耽誤了他們,但是從大明而言,他們兩個人務虛不務實,不根據實際情況制定戰略。
其實這怪不得二人,在關寧錦防線和海陸互犄角戰略形成之時,大明的情況還沒有現在這麼糟糕,至少在拿下三大徵勝利之後,沒人會認為老奴酋能頂得住楊鎬的四路合圍。
而此時的朱由檢手裡有兩份請斬楊鎬的奏疏。他想了很久,將奏疏遞給了王承恩說道:“此類的奏疏,以後一概留中不發,暫時留著,過段時間再說。”
薩爾滸之戰中,大明這一方面的主帥楊鎬,依舊活著,不過是在詔獄之中苟延殘喘。
這個當年在朝鮮打敗倭寇的兵部尚書,無論之前的功績多麼的耀眼,已經在詔獄之中,呆了整整七年的楊鎬,依舊頑強的活著。
如果將萬曆四十六年起復遼東經略後的歷史捂住,看楊鎬的前三十餘年的戰績,可以用彪炳史冊來形容。
甚至楊鎬曾經被評書稱作小冠軍侯,這是因為楊鎬在萬曆八年的一次戰役有關。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