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李笠隨意用完晚膳,拿起一本厚厚的字書(字典),翻看起來。
書頁有些殘破,很明顯是翻過許多次才有這樣的效果,而且沒有封面,整本書看起來,根本就不像是正規的出版物。
李笠一邊看,一邊呢喃著,不停地發出各種聲音,對字書上的字,進行“拼音”。
試圖根據這本“字書初稿”上的內容,學習這個時代字音的“切音法”(反切法)。
作為接受過義務教育的現代人,他實際上很不適應“古代”的反切法,總覺得有些違和。
加上古漢語裡有不少字的讀音,和現代漢語有出入,所以,這種違和感更強。
一切都在如今常用的反切法上。
此法,是用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聲”,此字為“上字”。
再用另一個漢字或注音符號表示“韻”和“調”(此字為“下字”),把它們拼合成被注字的讀音,這就是反切法。
譬如“緩”字,以反切法來注音,就是:胡管切。
“緩”字的讀音,取“胡”字的聲(h),取“管”的韻和調(uan),然後拼合成(huan=h+uan)。
又譬如“哀”,烏開切。
“敖”,五勞切。
按照反切法來給漢字注音,需要動用的漢字(上字和下字),大概在千餘個,繁多,難記難用。
是普及教育的一個攔路虎。
現在,訓詁學權威顧野王,仔細研究了李笠“拼音法”的內容,根據現實情況,選擇對原有的反切法進行改良。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