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蹙眉,“這位姑娘,即便不是你的腿,也請你也別掐這麼狠。”
羅翠微回頭本想瞪他,卻忍不住直笑。
“抱怨得跟撒嬌似的,想膩死誰啊。”
****
雖已對事情大概有譜,雲烈還是謹慎地召來傅謙,請他辨認那些北狄文。
傅謙仔細一目十行將那些密密麻麻的被地問看完後,神色震驚。
“有人向北狄人通風報信,說咱們正在籌備向北狄開戰。”
且此人還在信中向北狄人諫言,說與其坐等捱打,不如先攻臨川一個出其不意。
“事已至此,那就看誰先打成這個攻其不備了。”雲烈黑眸灼灼,如霜刃亮了鋒芒。
耐心等了這麼久,雲煥可算將自己的脖子伸出來待宰了。
那就如他所願,就此將於公於私的仇怨一併清算。
羅翠微看著雲烈的模樣,忍不住笑了,“這意思是,咱們要回京一趟?”
她明白,雲烈不是個冒失躁進的人,他會這麼說,定是有一擊必中的把握。
經過這一年多下來,他們兩人已有了足夠的默契,從不在對方擅長的領域內指手畫腳。
“小圓子也該回京去認認門了。”雲烈伸了個懶腰,緩緩站起身來,眸中淺笑鎮定。
那樣的神情,那樣的氣勢,任誰看一眼都會相信,只要他站在那裡,就護得下身後的整個天地。
盛夏的夕陽在他周身勾勒出金邊,此刻他手無刀兵,卻像身後站著千軍萬馬。
羅翠微輕輕頷,笑眼中有無數的小星星爭先恐後迸出來,噼裡啪啦灑了一地。
這就是那個曾在邊境烽煙上扛鼎中軍“雲”字旗的人。
這就是她心愛的好兒郎。
第82章
八月初五的清晨,朝陽才露了大半,燥熱暑氣便漸趨蒸騰。
這樣的天氣本就易使人煩躁,而大清早就接連得到壞訊息的安王殿下,火氣旺得快要點了整座安王府。
“一群廢物!”
雲煥掀翻窗下的長條花幾,俊美的面龐因怒意太盛而有些猙獰。
他回身瞪向書房中瑟瑟抖的屬下們,怒衝衝指著其中一人質問,“不是說給北狄人的信已順利遞出嗎?為何臨川軍與北狄人至今還沒有打起來?!”
被質問的人縮著肩膀,垂下臉,訥訥低應,“年後就……就已放出飛鴿,前後至少放了三隻,按理說,訊息應當是到了。”
“給本王解釋解釋,什麼叫應當?!”雲煥順手抓過一隻小香爐向那人砸去。
銅製小香爐上有“仙人承露”的浮雕紋樣,“仙人”支起的雙手正好戳中那人的額角,很快就有了腫淤的印記。
那人沒敢呼痛,也不敢動彈,只是恭敬又應道,“請殿下寬心,這幾個月來京中並無異常,據此可推斷訊息確是送出去了。只不知北狄那邊……為何收到訊息卻不為所動。”
北狄人不動手,誰也沒法子按頭讓人家出兵啊。
****
讓臨川軍在無聖諭允准的情況下主動出兵攻打北狄,這是雲煥計劃幹掉雲烈的第一步。
因顯隆帝不願在史書上留下“窮兵黷武”的名聲,這些年來對臨川軍及沅城水師暗中被打壓之事便佯裝一無所知。
說穿了,他就是不想讓雲烈或雲沛有足以主動出兵的實力,只讓他們能保持守勢就足夠了。
雲煥是早早看透這一點,心知只要臨川主動挑起與北狄的爭端,京中再有人煽動言官御史上奏彈劾,無論臨川與北狄之戰是成是敗、原因為何,雲烈都將不得翻身。
為了激得雲烈主動出兵,雲煥這些年沒少對臨川軍動手腳。
可偏偏雲烈出人意料地沉得住氣,多年來臨川軍打的全是防禦戰,從無好大喜功、趁勝追擊之舉。
去年雲烈與羅翠微前往臨川就藩後,為了挑起臨川與北狄的戰火,雲煥命人隱秘輾轉地向北狄人放出一個訊息——
“因有昭王妃的‘襄’字輔命相助,臨川很快就會實力倍增,很快就會將北狄滅國”。
原以為北狄人在得到這個訊息後,即便不會貿然出兵攻打臨川,至少也會對羅翠微痛下殺手。
在雲煥看來,羅翠微畢竟是昭王府的輔政殿下,若她遇刺身亡,不管雲烈與她之間的感情是否真摯,就單只是為了顏面,雲烈也定會不管不顧地向北狄兵。
結果事情就壞在了“訊息頻繁輾轉”上。
正所謂三人成虎,那訊息加油添醋被傳到北狄時,已成了“昭王妃的命盤能輔旺國運,得之可得天下”。
聽到這樣的訊息,北狄人自然更願得到一個“活著的昭王妃”,這才有了“羅翠微在臨川新城內遇險、夏侯綾及暗衛相護”的那一出。
那次之後,羅翠微無論走到哪裡,十步之內必有云烈或夏侯綾這兩人之一,還有整隊輕易不露蹤跡的暗衛;與此同時,雲烈手下的人對出入臨川的陌生人盤查也倍加嚴密,就再也尋不到對羅翠微下手的機會了。
眼見從羅翠微這裡起不了事端,雲煥只能鋌而走險,命人直接飛鴿傳書北狄,聲稱臨川已籌備攻打北狄,慫恿北狄方面率先出手,打臨川一個措手不及。
他盤算著,若是北狄突然出兵,雲烈在倉促應對中必然無暇顧及向京中解釋,屆時他只需在背後推波助瀾,讓言官御史們上書彈劾,咬死是臨川先出兵,盛怒之下的顯隆帝未必再有耐心等雲烈回來辯駁。
可向北狄飛鴿傳書已有數月,北狄那頭卻遲遲沒有動靜;雲烈一家倒是安然抵京,悠哉哉回到昭王府……
所有的訊息都在將雲煥一點點推向瘋狂的邊緣。
****
“……眼下非但沒有傳來臨川與北狄開戰的訊息,雲烈還帶著羅翠微大搖大擺回京了!”
怒不可遏的雲煥已將書房內能砸的東西砸了個大半。
“他的車馬七月十八自臨川啟程,本王一得了訊息,就立刻命你們派人在臨川與涇河府官道界碑處設伏截殺,為何他們一家會安然無恙地出現在京城?!”
雲煥的神色愈狂亂,眸中漸起猩紅霧氣。
涇河府距京城僅一百餘里,又地處西北、東北諸州府進京官道的必經之路,雲煥口中的官道界碑處正好是一段偏僻山路,實乃暗中伏擊的絕佳地點。
雲烈與羅翠微此番回京,隨身不過四名護衛、兩名侍女,若是提前設伏,怎麼想都是很容易得手的。
按雲煥的預估,只要一擊得手,無論雲烈與羅翠微是死是傷,只需將“北狄人設伏擊殺昭王夫婦”的訊息傳到臨川,熊孝義那一干莽夫定然會按捺不住向北狄尋仇。
只要臨川軍一動手,他就有法子將主動出兵的帽子扣死在雲烈頭上。
然而云煥的願望又一次落空了。
雲烈非但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