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387章

熱門小說推薦

他語氣嚴肅不卑不亢:“三寶已然準備出海,五弟亦意欲尋訪美洲。借楚棠之口,我們知曉除羈縻之外,海外仍有異邦,而那些異邦會在某一時刻突然強大。異邦走了哪條路,強盛如華夏為何會在短短數百年內迷途,到底哪一步行差踏錯,明聖如父皇,當真不曾憂慮嗎?”

朱棣很少敢用這種語氣同君父說話,也許是知道後來的自己做出了“謀逆”之事,他倒像是破罐子破摔了。

朱元璋看著面前神情嚴肅的四子,他說的直白又頗有見地,一雙眸子光亮迥然,朱元璋恍惚覺得有一瞬間像是看到楚棠口中那個永樂帝在同他說話。

朱元璋心裡閃過一絲彆扭的欣慰,但還是不甚高興地看向先前說話的朱標:“標兒,你也這麼看?”

朱標面色沉靜:“兒臣明白父皇的擔憂,但後世矛頭直指理學,理學又盛在明清,兩代理學綱常被後世目為食人之獸,兒臣想知曉原委。”

朱元璋沒有說話,朱標說的也正是他所惱怒不解的,楚棠談到理學時,明確表示對明清兩代之否定到底是什麼使她,使魯迅他們對禮教綱常深惡痛絕?朱元璋負手,一邊踱步一邊思忖,朱標與朱棣等人互相交換一個眼神,捏緊袍袖下的手,緊張地等著最後的決定。

殿中呼吸可聞。忽然,踱到窗邊的朱元璋豁然轉身,眼神如刀釘在朱棣身上:“屆時若是生亂……”

“兒臣自當戡平動亂,一死以謝天下!”

太極宮。

眾人看著眼前的選項都沒有動作,此事非同小可,君王不示下,他們也不敢輕舉妄動。好一會兒,還是有著“裙帶關係”並被同僚寄予厚望的長孫無忌先上前一拱手,猶猶豫豫道:

“陛下,您看這水鏡……還要繼續看嗎?”

“看,為何不看?”

李世民一笑,眉宇盡數舒展開來,彷彿絲毫沒有被先前的變故所影響。這樣的反應倒是讓長孫無忌等人愣住了,這下換成他們遲疑:“可水鏡中的言論……”

“有些言論的確過於大膽。”李世民調整了一下姿勢,“不過爾等聽她所說,可有惡意煽動之嫌?”

呃……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仔細想了一回發現,似乎還當真……沒有?

房玄齡捋著鬍鬚:“雖然後世之言確可稱驚世駭俗,公然宣讀亦難免煽動民心,然究其根本,無論是魯迅還是楚姑娘,其語氣更多是給人痛心疾首之感。並非是惡意,倒像是……”

“痛之深,責之切。”魏徵接過了他的話。

李世民頷首,倒是說了句與帝王深思熟慮度而後動的形式作風極不相符的話:“華夏後輩,總不至於害了華夏。”

眾人:……

陛下,您不覺得太草率了嗎?

李世民將臣子們的無言看在眼裡,笑了一下,正色道:“朕前些日子又讀了一遍魏卿的奏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載舟覆舟,所宜深慎。’諸君以仁民教朕,楚姑娘念茲在茲,不過‘人民’二字。”

“後事如何,朕與爾等本不可知,天賜水鏡予這一段機緣,恐怕便該擔著一份風險。魯迅的文章寫得好,閉關、送去、送來都不可取,我等若懼了後世言說,拒絕觀看水鏡,何嘗不是又一種‘閉關主義’?”

“諸卿,勿要固步自封。”

說罷,李世民抬手,輕輕點下一個“是”。堂下的臣子看著君王的動作,竭力抑制心中湧動的情感,向著上位整肅面容,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禮,然後抬手點向那個“是”字。

未央宮。

劉徹被吵得腦仁疼,從“吃人”言論下的滿朝大譁,到水鏡暫停的愕然,再到“沒有違規”的不服,最後選項一出,滿朝大臣各自爭喧,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按說平時,劉徹多數情況下還是挺樂意看這些大臣們吵架的,人在情緒激動之時往往口不擇言,情急之下更容易暴露出自己的考量,他便在這些看似大義凜然的言論中確認各人心裡的小九九,只偶爾出言掌握一下局勢,引導其向自己想要的方向發展,最後一錘定音。

但是眼下,他按按額角,看著堂下站得涇渭分明、臉紅脖子粗地拱手請上裁決的大臣,也不由覺出幾分為難。因為看還是不看,連他自己都有些拿不定主意。

罵皇帝、罵理學、罵禮法,現在把數千年曆史都罵遍了!虧他先前還覺著,魯迅若生在當世正適合為官。結果呢?他魯迅怕是要把大漢朝廷掀個底朝天!

劉徹氣不打一處來,他想,大漢以黃老之學治天下,雖經數代,民以殷盛,國以富強,但至本朝已逐漸現出許多弊病來。朝堂約束不力,各方心思不一,是以他多番問對諸學。

董仲舒的言說甚合他意,他都欲著手採納了,結果楚棠一通抨擊,水鏡一句話,要給他生出多少麻煩來?劉徹一瞬間心想幹脆便不看了,沒有水鏡,日子不還是那麼過?

但他肚子裡又還有一堆謎團沒有解開,東漢是怎麼回事,自己與親子如何走上那條路,在他百年之後,繼任之君是否能力挽危局。

而且……劉徹忘了一眼空中的水鏡,這道選擇擺在諸天萬朝眼前,那位秦始皇,那位唐太宗會作何選擇?若他朝選擇了看,大漢拒絕,此後是否會落後於他朝?

一時間,乾綱獨斷的君王只覺手上有千斤重。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