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當諸朝開始圍觀我的語文課[歷史直播] 第21節

熱門小說推薦

【大家看第二段,夢中所見,這是詩歌主體,我們還是來簡單梳理一下,李白在夢境中見到了哪些景緻呢?大家默讀課文,試著給李白的夢中所見劃分一下層次,並給每幅景色取一個小標題,想想,哪副景色最令你神往?】

大家已經熟悉流程了,聽到提問條件反射便開始看詩文。

楚棠的ppt做得很是精美,內容也很詳細,講到哪裡,內容便同步到哪裡。賀知章才思敏捷,很快心中便有了分曉,當下便道:“太白以為可分幾幅圖景?”

李白笑笑,自己解自己的詩,這感覺真是相當奇妙。

“想來應是寫了四幅吧!從首句至‘淥水盪漾’是一景;‘腳著謝公屐’至‘迷花倚石’是一景;‘熊咆龍吟’至‘水澹澹兮生煙’又是一景;‘列缺霹靂’至‘仙之人兮列如麻’為最後一景。”

話音剛落,水鏡裡出現一張表格,詩景劃分與他所言分毫不差。賀知章不禁大笑起來:

“好,看來後世之人並未浪費你這一篇好詩!此事可喜,當浮一大白!”

李白也笑了:“賀監莫不是找藉口來我這裡討酒喝?”

賀知章笑意更深:“那這酒老夫是喝得還是喝不得?”

李白朗盛聲一笑:“當然喝得!”

好詩,好友,當配好酒!

【我這裡將夢中所見分為四部分,分別命名為“飛度鏡湖”、“登山奇景”、“山林震顫”和“洞天仙境”,我們一幅幅來看。】

【首先是飛度鏡湖。鏡湖,又叫鑑湖,在今天的浙江紹興。說起來,鏡湖之於李白,倒也有些緣分,緣分的紐結是賀知章。】

李白倒酒的手微微一頓,賀知章笑了,他的精神依然矍鑠,目光中卻透出幾分懷念:“山陰在後世原是被叫作紹興,那鏡湖,在老夫的家鄉。”

【賀知章,唐代著名詩人,教科書上的第一批大佬,他是武則天年間的狀元,李唐光復後官運仍然亨通,在玄宗朝任秘書監、太子賓客,也是唐玄宗面前的大紅人,正是他將李白舉薦給唐玄宗。】

賀知章聽水鏡提起自己多有讚譽,擺擺手道:“什麼紅人,仗著把老骨頭忝列朝堂罷了。”李白托起杯盞,肅斂神色向他敬酒:“賀監德高望重,白也要多謝賀監的引薦。”

賀知章只是搖頭:“你本高才,老夫本便有為國舉賢之責,當不得謝,只是如今看來,倒不如不薦得好。”

這是想起了水鏡說的李白最終被賜金放還之事。李白聽懂了他的意思,心中微嘆,卻仍笑道:“無論如何,賀監予我一條門徑,縱最終我志不行,卻仍有奮進之為,又復何憾?”

他想起水鏡評說過的陶淵明,直麵人生痛苦,最終找到解決之法。或許,他最終的歸宿也是陶淵明。

武周。

武則天想起了自己不日前御筆欽點的乙未科狀元,唇角微勾。她沒記錯,這水鏡是各個時空都能看到的吧,不知太宗陛下,聽到這個訊息會是何種反應,真是令人期待啊!

貞觀年間,太極宮。

李世民眉頭狠狠一跳:“李唐光復?!這武則天如何篡了我李唐天下?”

長孫皇后趕緊握住他的手細聲安慰:“二哥,您先別急,好在大唐光復了不是嗎?後代子孫還是爭氣。”

李世民心情猶自不能平靜:“那賀知章是武則天年間的進士,又任職於玄宗朝,說不得便是玄宗光復了李唐江山。朕本以為他是個只知尋歡作樂的昏君,現在看來應該有些能力。”

“是啊,兒孫自有兒孫福,二哥何必置氣,當心氣壞了身子。”

長孫皇后軟語溫柔,眼含關心,李世民心中一暖,怕拍她的手背:“朕知曉了,觀音婢勿要擔憂。”

話雖如此,他的心裡卻到底對那武姓存了疑。

【天寶三年,年老的賀知章請求歸隱,回家鄉做道士。唐玄宗答應,並贈詩相送,將鏡湖一角劃給賀知章養老,賀知章就這樣榮歸故里。

回鄉之後,他寫下了最耳熟能詳的一首詩,《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語句淺顯,如敘閒話,卻寫進了一位老者歸鄉的悵然。】

這首詩寫得直白又易懂,連尋常百姓都明白了詩裡的意思。已然年老的陶淵明在心裡默唸著,回顧自己行將就木的一生,不由得也添了幾分悲意。

所幸,自己尚在故里。

水鏡之下,一向瀟灑的李白也被詩意感染,靜靜看著對面的老者,便見那人悠悠然一笑,語帶嘆息:“天寶三年啊,也不過幾年光景了。”

離家日久,故里孩童,已經將他認成客子了。或許無需三年,賀知章在心裡輕嘆,彷彿又想起了山陰風光。

“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

蓴羹鮮美,鱸魚正肥,不如歸去罷。

【不知李白寫到鏡湖之句時,是否有想起那個對自己有提攜之恩,並呼自己為謫仙人的老者。回到課文。夢境中,李白在朗朗月色下乘風而去,來到了剡溪。剡溪這個地方也令他神往,因為他的偶像在這裡住過。】

【李傲天生前身後迷弟迷妹無數,很難想象這樣的人也會追星,但他確實追了,還追得挺瘋狂。大家看後面,“腳著謝公屐,身登青雲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謝公,就是南北朝的謝靈運,前面講過,豪門貴公子,元嘉三大家之一,山水詩派的開山祖師,也是李白的偶像之一。】

劉宋。

正隱居山陰的謝靈運微微意外,他愛極了李白詩中的山水描寫,只覺這來自後世的詩人隱隱有些挑戰曹子建在自己心中的地位了,結果水鏡視自己為偶像???

謝靈運的嘴角壓了又壓最終還是沒忍住上揚,這樣的大詩人都視自己為偶像,那自己在後世的地位應該更高吧!

被這樣一個重量級大粉絲砸蒙了的謝靈運顯然忘記了,上一講裡楚棠還曾經用陶淵明拉踩過他。

【謝靈運喜歡遊山訪勝,他遊天姥山的時候,曾在剡溪住宿。所以李白一到這裡dna就動了,我偶像當年住過的地方還在嗎?莫名有種網紅景點打卡的意思。

“謝公屐”,是謝靈運登山時特製的一種鞋子,謝靈運爬山一定要到幽深高俊的地方去,於是經常備著他的登山鞋,風行開來就形成品牌了。作為謝靈運的小迷弟,李白當然要穿謝公牌的鞋子啦!】

唐朝。

杜甫默默下定決心,他也要把李白寫到詩裡。不,他要直接給李白寫詩,好讓李白知道,自己對他的崇敬並不比他對謝靈運的少。

【在這裡,李白見到了湖中月影,耳聞得水畔猿啼清聲,沿著偶像登山的路徑,攀到了半壁的懸空之處,所見呢,是海日天光,所聞呢,是天雞鳴叫。

“天雞”之句用典,說古傳東南有桃都山,山有桃都樹,樹上棲息著天雞,每當初升的第一縷陽光照到樹上時,天雞就會鳴叫,天下的雞也會跟著鳴叫起來。

李白的詩中有很多這樣的神話傳說,他深受道家思想影響,自己也曾受籙,文學上祖法莊屈,可能也正因如此,他的詩才給人一種仙氣飄飄的感覺吧!所以賀知章一見李白,便會高呼他為“謫仙人。”

說起來也很有意思,李白去世後,他的族叔李陽冰給他作了《草堂集序》,記述李白身世:“驚姜之夕,長庚入夢,故生而名白。”

說李白的母親生他時曾經夢到長庚星,也就是太白金星,所以給他取名李白,又字太白,認為他是神仙轉世,李白一出生就和“仙”掛了鉤。】

嬴政眼睛都亮了,他就說,什麼人才能寫出這樣飄渺絕世的詩句,果然是神仙之筆,李白果然是神仙轉世!

同樣激動的還有漢武帝:“這楚棠之前果然是妄言,李太白既是神仙轉世,世上怎麼可能沒有神仙?”

其他人也沸騰了,尤其是觀看水鏡的普通百姓,水鏡已然是神蹟,又親口認證李白是太白金星下凡,那這神仙身份還能有假?和李白同時期的人已經開始打聽李白住在哪裡了,神仙誒,他們去要個簽名不過分吧?!

興慶宮。

李隆基哈哈大笑:“賀監竟是給朕舉薦了個神仙人物來,好啊,賀監當賞,當賞!”

楊玉環柔聲細語:“李白既是神仙轉世,入得宮來,陛下豈不是得了神仙輔佐?”

高力士也在一旁附和:“想是陛下治國有方,天上的神仙看在眼裡,故而遣了這金星下凡,這是對陛下功績的肯定呢!”

李隆基被他們二人你一言我一句哄得心花怒放,愈發自得於自己的功績。他心下暗忖,等李白入宮了,一定要讓他多寫詩,多記一記自己治下的李唐盛世,說不定能上大天聽,讓他得到神仙庇佑呢!

【這幅景緻安恬閒適,可往後就不是這般景象了。經過“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的轉換,景色一下子就變了,他所聽所見,是“熊咆龍吟殷巖泉,慄深林兮驚層巔。雲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和之前的湖月、淥水、海日、天雞、山花等等截然不同。大家代入以下,如果你是李白,看到這樣的場景心中會有什麼感覺呢?】

三國。

曹植輕輕撥出一口氣:“熊咆、龍吟、青雲、煙水,這般光怪陸離,便顯得陰森恐怖了,想那李白心中,應該有所驚懼吧!”

劉宋。

謝靈運將詩中所寫與自己所見的天姥山風景對比了一下,搖了搖頭:“李白未曾到過天姥山,所描繪的俱非實景,想是有所寄託,故而如此寫。若說感覺,倒有幾分驚顫。”

他這樣點評著,可卻仍然不得不承認,李白夢中的天姥山比他見過的天姥山還要峻美,還要迷人。

唐朝,長安。

李白聽得問話微微一笑,在賀知章含著幾分戲謔的目光裡回答道:“該是,有些恍惚吧!”

作者有話要說:1.攘袖見素手,皓腕約金環。頭上金爵釵,腰佩翠琅玕。——曹植《美女篇》

其實植這篇也寫得很好,不過植風格華美,很注重辭采,兩人賽道不太一樣,但白哥肯定受過植的影響。

2.曹丕的《燕歌行》,“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群燕辭歸雁南翔……”是文學史上第一首文人七言詩,當時以五言為要,七言寫得比較少,《清平調》這樣的絕句就更沒見過了。

3.辭輦步迎出自紀錄片。

4.“詩至杜子美,古今之變、天下之能事畢矣!”出自蘇軾《書吳道子畫後》。

5.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論語》,群的意思是群居相切磋,就是說讀詩可以團結人。《論語》中的詩指的是《詩經》。

6.此行不愛鱸魚美,自愛名山入剡中。——李白《秋下荊門》。

7.阿武后面還有李旦,二鳳不瞭解後面推測錯了。

8.吳江水兮鱸正肥,三千里兮家未歸。——張翰《思吳江歌》。這個典故大家應該學過,就是那個“盡西風,季鷹歸未。”張翰想起了家鄉的蓴菜和鱸魚,所以辭官回家。後用蓴鱸之思指代思想,賀知章雖然是越人但也用了這個典故。

9.李白這一pa的主要資料參考教材和教參以及《唐詩鑑賞辭典》

第24章 夢遊天姥吟留別3

【先來疏通一下文意。大家注意“登山奇景”和“山林戰慄”這兩幅圖景中,其實暗含時間的轉換,前面說“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表明是白天;但從“千巖”一句開始就到了晚上,為什麼這麼說呢?詩裡有一個字提醒了我們,那就是“暝”。】

賀知章捋著鬍鬚輕輕頷首:“暝者,幽也。你李太白果然是發想無端,從日升至冥夜,不過瞬息之間。”

他半是驚歎半是調侃,賀知章是長者,於自己又有提攜之恩,李白雖不拘禮法,卻也不是狂妄之人,只好一邊給他斟酒一邊無奈地笑道:

“不是白髮想無端,實是詩道如此,賀監就莫要取笑了。”

【千巖萬轉,是說山路盤旋崎嶇的意思。想象一下,李白穿著偶像派木屐愉快地爬山,山路彎彎曲曲的,到最後根本不知道方向在哪裡。

可是李白是誰,他會在意這種小事嗎?他只會覺得這山上的風景也太好了吧!於是一會兒迷戀著花,一會兒依倚著石頭,不知不覺天色就昏暗下來了。

夜晚的山上有多危險就不用了我多說了吧,擱蒲松齡至少得往《聊齋志異》裡多加幾頁。

大家看ppt。“殷”是震動的意思,天色已然昏暗,山林之中,熊咆龍吟之聲震盪著岩石和泉水。“慄深林兮驚層巔”,“層巔”指層層山峰,“慄”和“驚”都是使動用法,意思是使深林戰慄,使層巔震驚。

熊咆龍吟之聲有這麼盛大嗎?不知道,白哥說有就有吧,這幾句是他的保留專案——誇張。這個手法一定要記住啊容易考理解性默寫!】

劉宋。

再次聽到偶像牌木屐的木屐創始人謝靈運本尊:……

怎麼說呢,有種感覺,不是我的鞋子出名,而是因為這鞋子後來被李白穿過,所以出名。

三國。

曹植對新cue到的蒲松齡很感興趣:“齋,或為書齋之意,志為記錄,異有怪異、奇異之稱,這蒲松齡的《聊齋志異》難道是專門記錄鬼神怪異之作?”

曹操一聽覺得有道理,不過他不是很理解:“鬼神怪異也值得專門記錄嗎?”

會不會太閒了。

曹植默默閉上嘴,他能說之前在二哥那也看到了一本志怪麼?還是二哥親手寫的。寫的還挺有意思,什麼冥婚、宋定伯捉鬼之類,皆是妙趣橫生,閒時一觀也可解悶。

二哥應該也在府中看水鏡吧?不知道會不會從詩裡受到啟發,蒲松齡不在《聊齋志異》里加幾頁,二哥可以往自己書里加幾頁啊!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