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還是有三四個五歲以下的,跟著大人們站在門口巴巴的看著。
李源推門下車,然後牽著有些緊張的婁曉娥的手,請她一併下車。
許是李源臉上的笑容溫暖了婁曉娥,讓她緊張的心情大為緩解。
跟著下車後,笑吟吟的看著李家眾人。
至於周圍洶湧濤濤,從四面八方圍過來的秦家莊鄉親們,她就不去看了,也看不過來……
李父李母已經聞訊從屋裡趕了出來,看到門口這陣仗都嚇了一跳,他們並不知李源今天回來。
李源先與幾個哥嫂點頭招呼致意後,對婁曉娥介紹道:“曉娥,這是我爸我媽,你叫伯父伯母就好。”又對剛站定腳的李父李母道:“爸媽,我前天捎信回來說過,這就是婁曉娥,你們叫她曉娥就行。”
婁曉娥忙笑著問候道:“伯父、伯母好,我是婁曉娥,是源子的物件。來之前,我爸爸媽媽託我向您二老問好。”
李母看到光鮮白淨的婁曉娥,一下就喜歡上了,連連點頭道:“好好好,曉娥啊,真好!快進屋裡坐!”
李桂雖然表情嚴肅些,觀察稍許後,也跟著點頭道:“代我們向你父母問好。”
李源道:“不用代了,我們在這待的時間不長,一會兒您和媽就跟我們一起坐車回城,晚上在家裡吃頓飯。”
李桂問道:“在誰家?”
李源笑道:“當然在咱們家,回家前我專門拐彎去了趟四合院,已經請人幫忙操持起來了。今晚就咱們家、曉娥家和我師父家一起吃頓飯,把婚期定下來。”
轉道四合院時,他尋了個由子一個人下車進院子,悄悄拿出了一些雞鴨魚肉和白麵放在廚房裡,然後才去找的傻柱。
李桂點頭後,李源又對婁曉娥依次介紹道:“這是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七哥、七嫂。娥子,我打小身體不好,十五歲那年還得了一場大病,差點沒挺過來。後來修養的一年裡,爸媽和哥嫂們把家裡所有有營養的東西都給我吃。
吶,你看五嫂身邊那小子,叫李垣,音倒是和我衝了。那會兒他才半歲,還吃奶呢。五嫂看我病的實在可憐,缺營養,就把李垣的奶給斷了,放碗裡用開水燙熱了給我喝,我這才算活了過來。”
五嫂看起來模樣中等,面板也黑,但很是和氣,因為又懷起了,都快生了,所以挺著老大的肚子埋怨李源道:“你這老么,新媳婦第一次上門,你說俺幹啥。還提這……也不害臊。哎喲,他小嬸,你別哭啊。老話說的好,老嫂是母,小叔是兒,他最小,我們幾個嫂子可不就疼他!”
婁曉娥上前拉起五嫂的手,紅著眼道:“五嫂,您怎麼這麼好啊?您太偉大了!”
換做是她,她就指定做不到!
五嫂笑道:“嗐,可不能這麼說,說的我怪不好意思的。咱們家,啥都是大嫂打頭,大嫂子才是妯娌裡面的頭。當初也是大嫂找上我來要奶,她說都是一家人,不能眼看著老么病壞了。沒多大事。再說老么也疼人孝順,每月都往家裡打錢。自己留下的那點,都不夠吃白饃的。”
婁曉娥看著幾位嫂子,認真道:“都是應該的,打再多都應該。”
幾個妯娌們對了對眼,這個小妯娌目前看來,沒她們想象中的嬌蠻氣盛,反而有些傻乎乎的,可人疼……
李源見之笑了笑,對李池、李江等兄弟道:“大哥、二哥,卡車裡放著曉娥爸媽送咱家的禮物,你們幫忙卸一下,放屋裡去。”
李池等人自然沒說的,去車上一看都嚇了一跳,這麼多東西!
不過他們臉色都有些凝重起來,遲疑了稍許,還是老大點頭,才把封的嚴嚴實實的幾大袋子扛進屋。
秦家莊的百姓看了紛紛感慨起來:開始了開始了,李家老八開始扒拉丈母孃家底了!
還得是李家老八啊!
婁曉娥被李母和幾個妯娌請到屋裡說話,李源則站在外面,先去給兩個司機各送了兩包黃金葉,請他們等半個小時,然後對李池道:“大哥,今天正好車也在,要不今天都去城裡吃飯吧?”
李池擺手道:“那麼多號人,又沒提前準備,去了不成笑話了?逃荒一樣。你就帶爸媽去吧……老五兩口子也帶去吧。”
老五李海忙搖頭道:“我不去!我能和那樣的人說上話?人家不是有錢人,就是幹部,我嘴笨,去了給老么丟人。”
老二李江眉頭一直擰著,先瞥了眼周圍看熱鬧的村民,然後壓低聲音問李源道:“咋找一個資本家的閨女?這不影響你前程?”
李源笑道:“二哥,我一個醫生,要什麼前程不前程的?”
李江臉色還是不好看,道:“老么,你是不是為了拉扯這一大家子,才找個資本家閨女,指望她家拉扯咱家?”說著眼裡已經開始冒怒火了。
眼下已是五八年十月了,就算各個村裡都有面山肉海,這會兒也該被造乾淨了。
白麵饃、辣子肉菜,飯不要錢,菜不重樣的日子早已過去。
因為今年北地大旱,雖不至於絕收,可收成著實欠佳。
偏上面要求上交的公糧又太多,比往年豐收的時候還多,公社和大隊留存的糧食就更不夠了。
所以早在七月,公社食堂就吃起了雜合面。
不過眼下還行,雜合面還夠吃。
只是李家人卻都清楚,再等兩個月,雜合面都要吃不飽了。
要是各家自家做飯還好些,知道省吃儉用。
可聚在一起吃大食堂,誰肯少吃一口?
惡性迴圈!
難怪李江會這樣想……
李源倒沒太擔心,他知道,按照歷史,一直到今年除夕2月7號,老總視察京郊農村時公開提出異議,直言辦公共食堂有許多缺點:浪費糧食、勞力和時間。對病人、老幼和來客照顧不到,下雨天吃飯不方便,北方燒炕取暖困難,給群眾的生活帶來不便。不利於發展家庭副業,食堂辦不好影響生產。分散領導精力。
老總還提出瞭解決辦法:吃飯不要錢不行,食堂應退回去,糧食分給社員。把糧食分到戶,可以把糧食節約下來,使社員把豬、雞、鴨喂起來。並明確指出:這兩年我們只強調最好是消滅私有制,這是不對的。現在保留一點私有制,保留家庭副業,農民才願意多生產出一些東西來供應市場。
有他老人家發話,公社食堂雖沒有取消,但願意回家自己吃飯的社員,已經不再是罪過……
這還是京郊啊,其他省份偏遠地區,多咬死牙關堅持到六零年甚至六一年的,都不在少數。
那些地方,才是最難熬的……
李源拍了拍李江的胳膊,笑道:“二哥,您可是當二大伯的,讓小嬸子聽到這些可不像話了啊!往後都是一家人,不能隔著心,其他都是次要的。這個媳婦兒,是我自己願意的。這種事上我還能委屈了自己?”
聽他這麼說,李家哥兒幾個的臉色好看了些。
只要李源自己喜歡的,問題就不大……
……
第59章 真不是東西啊!
其他人不言語了,李池卻又低聲問道:“老么,真沒有反悔的餘地了嗎?”
幾個兄弟一聽,臉色又一下凝重了起來……
又怎麼可能真當沒事呢,都不用說資本家了,看看村裡的富農是什麼下場就知道了。
最髒最累的活,都是他們的。
卻連孩子都能唾棄他們……
李源卻搖頭笑道:“大哥,您就別多想了。放心,我心裡有數!什麼時候見我吃過虧?”
其實無非就是起風前早點勸走,走前先辦好離婚證明,走後再率先檢舉,按歷史記載裡這個時代的常規套路走一遭就是……
有太多人這樣做而成功自保,譬如副總指揮的夫人,連她尚且能夠自保,更何況相比之下螻蟻一般的李源?
李源還能預先一步,處處走在敵人的套路前面,再加上有李懷德的關係在,必能讓敵人無處下口。
沒問題的!
為什麼明知危險還這樣選擇呢?
……
因為他要私自走了,李家所有的親人都會受到最直接的牽連……
只是這些話李源又沒法與他人說,這才造成了兄長們的誤會。
不過他也沒想解釋什麼,反正他是準備將來指著李家下一代好好幹活好好孝順的,這樣他才能早些躺平,愉快的去遊山玩水,悠閒度日。
這會兒留下個無傷大雅的小誤會,豈不正好!
李源又對二哥李江道:“二哥,二嫂、三嫂、四嫂、五嫂、六嫂現在又都有了。這次來,曉娥她爸媽特意準備了兩大箱奶粉,都是外國進口來的,二哥可要把這些收好了。到時候幾個嫂子月子裡如果吃的不好,奶水不足,這些奶粉能救命。
二哥,您記住了,這是救咱家孩子命的!
所以除了咱們李家孩子外,誰來開口,都不許分。”
李源知道父親李桂、大哥李池都有大集體主義思想……
不能說錯,但奶粉實在太珍貴了,花錢都沒處可買。
李家孩子自己都不夠吃,李源還做不到捨己為人的境界。
二哥李江要好些,莽雖莽,但還是事事以李家為先,也因此沒少被父兄批評。
李江自然答應下來,並且硬氣道:“沒說的,是老么你給那些侄兒侄女準備的,爹和大哥也沒道理強拿了送人。”
李池皺眉道:“咱家做了那麼長時間的準備,攢了不少吃的了,怎麼也餓不著家裡人。等明年老天轉好了,只要別像今年那樣一連一百多天不下雨,莊稼收成好了,也就熬過去了。你們咋就想著自己?”
不能怪他,因為這是這個時代鋪天蓋地的宣傳思想就是:捨己為人,舍小家,為大家。
李源笑道:“大哥,您也說了,等明年老天轉好後就能熬過去。那等明年老天爺開始轉好下雨了,您再去幫襯別人吧。不然的話,萬一明年比今年還旱呢?
連續旱上兩三年的事,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哪朝哪代都發生過……
真到那個時候,你又早早把糧食、奶粉都接濟給旁人了,咱家二十多個孩子怎麼辦?
還是那句話,咱家兄弟八個,要是讓一個孩子餓壞了,沒能熬過去,那以後咱們也別叫李家八金剛了,叫李家八狗熊吧!”
周圍有村民看到李家幾個兄弟在門口聚在一起說話,一個個臉上都看不到笑臉了,有關係親近的就勸道:“李老大,你們家老么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你還熊他?人家月月往回打工資,這次又拉回來那麼多東西。哎呀,你們老李家發大財了!”
李源笑道:“秦樓叔,我們弟兄沒吵。我這不是大半年沒回來麼,在外面欠了不少饑荒,就帶了些從城裡四合院各家要回來的舊衣裳回來送人。我哥他們在擔心我賣……送不掉呢。秦樓叔,您家人口多,又有錢,肯定能多要幾身!您甭客氣,別多給,一身給十五就成!”
秦樓笑的不行:“老八,你小子……都在城裡當幹部了,怎麼還這德性?我們家窮的叮噹響你不知道,啥時候成有錢人了?半年不回來,回來拿你老叔開玩笑?”
周圍人都在鬨笑,秦淮茹大哥秦亮也在,嘲笑道:“老八,你咋就好意思胡咧咧呢?還舊衣服……啥樣的舊衣服還專門找了輛大卡車,一輛小轎車送回來?你說,到底是啥舊衣服,你拿出來我看看,能這麼值錢!”
李源笑眯眯道:“大亮哥,您甭急啊,您想看我指定給您看。一會兒我就讓我二哥送您家去,少不了!我能虧待我大亮哥麼?瞧您這名字起的就好,大亮大亮,做人就是敞亮!
大亮哥,十件夠不夠?不夠我再加!”
秦亮差點沒跪那,臉上也笑不出來了,結巴道:“源子,我家可沒錢。別說十件了,一件都要不起!”
他可不敢賭,萬一真是一車舊衣服,李老八賴他身上那就全完了!
李源樂道:“您不是不信麼,一會兒您就信了……不過大亮哥,咱先不說別的,您親妹妹,我淮茹姐這回可不地道,回頭您還得說說她。”
秦亮面色微變,道:“二妮兒怎麼不地道了?源子,話可不能亂說,你淮茹姐嫁人了,還是城裡人……”
雖然秦亮有時心裡也罵自家嫁進城的妹妹不地道,可家醜不可外揚啊。像李源這麼不要臉的人畢竟是少數……
李源理直氣壯道:“我哪亂說了?不信您去問她啊。我們四合院那麼多人,除了她家外,連後院的孤寡老太太,都六十多了,還借給我二十讓我結婚用呢,人還說等她活到一百八再讓我還……
您聽聽,這才叫仁義。鄰里街坊間,可不就得多幫襯幫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