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初期,我們採用的是前蘇聯電影業的經營體制,從製片、發行、放映都採取了一系列的計劃經濟的經營形式。
到90年代初,一直沿襲著這種“統購統銷”+“層級發行”的發行模式。
具體來說,各省、市建立發行機構,制訂了發行放映經營管理的各種制度。
電影產品一經完成,即交由中影公司按規定價格一次性買斷電影,然後再由中影公司分別按照省、市、縣這樣的行政層級的發行公司發行到各家電影院…
這種模式特別呆板,有點像後世的奈飛,只追求數量,不太重視質量…
造成的結果就是票房逐年下跌!
有一串資料:1990年全國的總票房是22億,1991年是23億,1992年是20億,1993年是13億…
與此同時,在電影產量上,每年依然拍攝150部左右的片子…
明擺著的觀眾對電影沒興趣了。
為了讓觀眾重新回到電影院看電影,總局下發了一份檔案:允許影院每年以分賬的形式進口10部左右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基本表現當代電影藝術、技術成就的影片,也就是好萊塢大片。
其實,在這之前,咱們也進口過國外的電影,不過是用買斷的方式,每部電影的買斷價最高2萬美元。
這樣的價格根本吸引不了國外片商的興趣,買回來的都是一些品質不高的老電影,也沒幾個人願意看…
新的檔案採用的分賬比例:外方片商和中影拿總票房的百分之四十六,省市級的電影公司拿到百分之八到百分之十之間,剩下的為影院所有…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