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89節

熱門小說推薦

“是真的。”韓徹回道。

“竟就這麼直接下旨了?”齊五郎震驚到有些難以置信。

“我剛聽聞時,也著實嚇了一大跳。”韓徹說道。

此事實在是出乎韓徹的預料,畢竟誰能想得到昌王一黨會以直接下旨的方式,去剝奪擁護穎王一黨的魏朝手中的兵權。

但不得不說,這一出也打了穎王一黨一個措手不及。

要知曉昌王即便是還未能行太子冊封大禮,但他畢竟已經被楊升和楊光奇等人推到了太子這個位置上,實行代理朝政。

那麼在老皇帝未能清醒,處理朝政的這段時間,昌王確實是有這個權利的。

穎王一黨若是不願意服從,就等於明面上抗旨。

“穎王他們能甘願就這麼把兵權交出來?”齊五郎又問道。

他今天在當職時,同僚們私底下談論這事已經飛起。雖然這事屬於非常不適合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的,怎奈這事實在是發生的太過突然和讓人震驚了。

“又怎會甘願?只怕不久便要有大事發生了。”韓徹一臉凝重道。

“二郎,你這段時間去朝會議事,定要多加註意。”齊五郎不由得擔憂起來。

“我知曉的。”韓徹點頭道。

然而事情如今發展到眼下這一地步,一場動亂已經無法再避免。這並不是說韓徹當不當心,就能躲避得開的。

不多久,新被任命的吳躍文開始前往駐地任職。

而在昌王任命下發後,再到吳躍文前去任職的這段較為短暫的時間裡,穎王一黨表現的非常平靜,完全出乎了眾人的預料。

若說穎王一黨就這麼甘心把兵權讓出來,誰也不會相信的。要知曉這兵權一旦讓出去,穎王一黨便等於失去了最大的底牌。

現如今這般反常的平靜,不禁讓正等著的楊升和楊光奇等人大為不安。

果然,吳躍文這邊才剛到駐地任職,就被等候他多時的魏朝帶領將士當場就抓了起來。

被抓後的吳躍文又驚又怒,大聲喝道:“魏朝,你大膽!”

魏朝也大聲說道:“哼!誰大膽?聖上將守衛京都安全之重責交付與我,爾等卻趁聖上病重未醒,勾結黨羽,樹置心腹於高位。賞罰任情,墮紀紊綱……我此行不過是在撥亂反正,肅清朝堂!”

那邊吳躍文馬上急道:“你放屁!我乃奉太子之名……”

“聖上昏迷未醒至今,何曾冊封過太子?”魏朝直接打斷了他的話。

“你!你們豈敢......”吳躍文心中越發驚惶起來,事發到如今,他哪裡還能看不明白魏朝何止是不打算交出兵權,甚至很可能穎王一黨已經有了推翻昌王這太子之位的打算。

從參與到黨派之爭的那一刻起,吳躍文也很清楚,這種事情是隻能允許成功,從此帶著家族一起飛黃騰達。一旦失敗,那真就是全家都得被牽連獲罪。

吳躍文此時也不再去與魏朝做什麼無謂的爭執了,那魏朝本就掌控兵權許久,在軍隊裡,比他這個才剛上任肯定更有威信。此時魏朝還選擇在自己剛上任的第一天就動手,吳躍文就更能確定將士們怕是全都只肯聽命於他。

這可怎麼辦才好?吳躍文腦子飛快轉動,想要找尋出應對的好辦法來。只是此時他和他所帶來的那些人全都被捆綁住,已經是連最基本的脫身都做不到。

“把人都給我綁嚴實了,關進牢獄,切勿讓他們跑了。”魏朝這邊又開口下令道。

“魏朝,我乃朝廷重臣,你豈能隨意關押我!”眼見著還要把關到牢獄去,吳躍文激烈的反抗起來。

“速把人全都帶下去!”到了此時此刻,魏朝已經沒心情,也沒必要再跟他多費口舌。

“魏朝,你!唔唔唔……”顯然,這是吳躍文的嘴也被堵住了。

實際上,魏朝既然都敢這般對待吳躍文了,便也說明穎王一黨已經不再如過去那般手段溫和的去與昌王一黨爭鬥,而是徹底起了反抗之心。

將吳躍文等人桎梏住只是他們計劃裡的一步,而在這之前,魏朝就已經在穎王的任命下,大量集合禁軍……

韓徹感知到情況不對勁時,已經是當天深夜。原本已經入睡了的他,半夜忽然被一陣陣聲響驚動。

意識到具體發生了什麼事情的時候,家裡其他的人也都陸續被驚醒了過來。

“二郎……”柳氏神色難掩慌亂。

也莫怪柳氏如此,實在是原身當初站立太子一黨,遭受老皇帝厭惡被流放發配去安南的經歷,讓她至今心有餘悸。

“阿母,你不用擔憂。這事不論結果如何,跟咱們都沒什麼關係的。”韓徹趕忙出聲安撫。

本來也是如此。

韓徹這些時日雖然因為保持中立,先是被昌王一黨豎立成了靶子,也不得兩個黨派的信任,乃至於這段時間戶部司的政務也多遭阻撓,公務辦理得也並不順暢。

但也正因此,不論這兩個黨派誰獲得了最終的利益,基本上也牽連不到韓家來。

韓徹也雖得不到所謂的“從龍”大功勞,但在爭鬥徹底停歇又清算了一大批對方黨派的官員後,朝廷總還是需要一些辦實事的官員。

“阿母,二兄說的對,此事跟咱家牽扯不上的。”這時,三娘也開口這般對柳氏說道。

四娘對朝政上的這些事情一直就不如三娘看的那麼明白透徹,此時便安靜的坐在柳氏旁邊,用一種守護的姿勢。

被三個子女這麼齊齊維護安撫後的柳氏,心緒也終於漸漸安寧起來。

韓老三和錢氏這時也默默的去廚房端了壺安神茶過來,喝完後,大家漸漸的也有了幾分睏意。

柳氏就在三娘和四孃的陪同下,回房間繼續睡覺。

只是韓徹這邊,到底知曉外面正在發生著什麼大事,也就未去喝那安神茶。

韓老三見狀,便讓錢氏先回房間裡睡覺,他來繼續陪著韓徹。

“阿三,你也回去睡覺吧。”韓徹卻沒讓他陪伴。

其實事情真發展到這一步,韓徹心裡反而是鬆了口氣。

自從老皇帝一病不起後,兩個黨派之爭越來越激烈,也使得整個朝堂的行政執行程式難免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響。

時間一久,勢必就會從朝堂蔓延到影響整個國家。

第109章

缺糧

這一場動亂,持續了將近兩天方才逐漸平息。

隨著穎王一黨取得了最終勝利,朝堂也列舉了昌王一黨的眾多罪責。

作為失敗者的昌王,許是知曉自身罪過深厚,在那將近兩天的動亂中就已經選擇了自盡而亡。

除昌王外,就主要以宰相楊升和吏部尚書楊光奇的罪過最深。言道二人身受老皇帝信重,方才將朝政大權託付給他們。二人卻起謀害之心,又散國庫之積以賂權門,危及江山社稷,禍及天下百姓。

也幸得穎王及時斥逐群小,收回權柄,撥亂反正,肅清朝堂。

事實上,韓徹曾經還想過老皇帝這次是不是在裝病,又或者他病的其實並沒有那麼的厲害。

結果老皇帝這次一開始確實是真病重,只不過韓徹也是最近才知曉,後來也有昌王一黨在其中添加了些手筆。他們讓老皇帝維持昏迷不醒,藉以順利掌控朝政。

當時昌王一黨前朝有宰相楊升和吏部尚書楊光奇為首的權臣把持大半,後宮又有受寵生母楊妃全面掌控,照理來說,勝算是真的很大。

只是建朝以來,朝堂上下一直都秉持著“重文輕武”的思想,不免讓昌王一黨在對待軍權態度上造成了些許的忽視。顯然這一點忽視,又成為這場黨派之爭最為關鍵的地方。

穎王一黨更深知,一旦京城兵權交出去,無論老皇帝最終還能不能醒來,迎接他們的都極大可能會是徹底的失敗,可不就開始實施全力反擊。

早前兩個黨派之爭的兇殘激烈,就連京城百姓都有所感知。不過具體情形如何,他們還是無從得知的。自是朝廷這會怎麼說,大家便信什麼。

數日後,被一大批朝臣們集體擁護,行使代理朝政大權的穎王,也開始對朝堂進行大清理。

時下對於官員在政/治上的刑事處罰,歷來便多以流放發配為主。於是對於擁護昌王一黨的諸多官員,一如早年太子一黨出事時那般,擇選偏僻窮苦之地用以發配安置他們。

楊升和楊光奇二人先有謀害君王之重罪,又在之前趁老皇帝病重不醒時緊抓財政大權,還涉嫌貪汙之罪,便先實施抄家後再處死。最後還將二人全家刺配流放至極北苦寒之地,服苦役刑罰。

這可跟其他官員的流放發配所大不同,屬於時下罪大惡極者才會有的刑罰。光是流放路上的艱辛,就很可能要了一部分人的性命。便是順利活到發配地,被刺配的他們只怕也承受不了多長時間的苦役刑罰。

作為執掌多年朝政大權的宰相和吏部尚書,也毫不出意外的就在二人府州搜查到大量的金銀和珍奇珠寶。

天下百姓在得知抄家結果後,自是紛紛拍手稱快,也很是為穎王的上位刷了一把民間的好感度。

世家大族們也在這次動亂中經歷了一場清理,畢竟當初黨派之爭時,他們各家族中也有不少人站位。站位勝利者那方的,這段時間自然是春風得意。至於失敗者在被流放發配時,還先一步遭受了來自自己家族的捨棄。

這也並不是所謂的大義滅親,而是事關整個家族利害關係下的不得不取捨。

在這些世家大族及時做出舉措表態後,除了楊升和楊光奇為首的主要幾人外,朝廷對剩下的那些人的家族就也幾乎沒有再進行什麼太大的牽連處罰了。

“聖上還未曾醒來嗎?”事情基本就此塵埃落定,這一日齊五郎也終於忍不住對韓徹詢問道。

韓徹搖了搖頭:“未曾。”

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昌王一黨徹底落敗,穎王一黨開始全面把控朝政和軍權。那麼即便老皇帝此時能夠醒來,病重的他別說是重新掌控整個朝政,只怕連處理政務都是有心無力。

說到這裡,作為之前能夠把持前朝朝政的昌王一黨,自然有不少身居高位乃至於肩負具體職務,負責具體執行各項措施的官員都在這次的大清理中落馬。

這些官員儘管站位失敗,但本身都還是有一定的能力。反觀這些新接任的官員先是未必能各個都達到一來就熟練各項事務,掌控全域性,再有之前就因兩個黨派爭鬥時所造成的一些政務被暫時擱置,如今卻都需要及時作出決策,處理完畢。

韓徹這段時間在處理戶部司的一些公務時,也就並未比之前兩個黨派做激烈爭鬥時順暢多少。

不過這是黨派爭鬥結束過後,新的執政人上臺,朝堂必然要經歷的一段過渡期。只需渡過這段時間,基本適應下來後,朝堂的行政執行程式就能逐漸走上穩定。

能對韓家造成的憂患如今也已經解除,三娘四娘也終於不用再裝病困在家裡。柳氏近來就也逐漸恢復往日的交際,繼續忙碌著韓徹,三娘還有四孃的相看一事。

只是戶部司的許多事務,最近受影響再度凝滯,讓韓徹又恢復去年剛被調回京城,負責棉花推廣一事時的那般忙碌。

每每讓柳氏既越發著急韓徹這越來越“大齡剩男”的婚事,又因他這份早出晚歸的忙碌而心疼。

說起來,韓徹之所以這麼忙,還有黨派爭鬥結束之後,朝廷之前就存在的一些弊端全都突顯了出來。

其中最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缺錢和缺糧。

戶部作為掌管全國財政和天下土地,戶口,錢穀和貢賦等的部門,韓徹任職的首先是戶部四司之一的戶部司主官郎中,掌管全國的戶口增減和農田政令,還又肩負著要將棉花推廣成為農業稅新徵收物件事務,自然便也躲不開。

所以別看在這次黨派爭鬥中,終於成為了最終勝利者的穎王,最近的日子遠沒有原來所想象的那般春風得意。

當然,所謂的缺錢並不是說戶部如今一分錢都拿不出來的那種程度,只是國庫存量出現嚴重不足。

穎王如今剛執掌朝政,各處百廢待興,又是哪哪都離不得銀錢。

除了戶部缺錢,缺糧的問題也顯得很嚴重。

這個問題當然不是現在才出現的,只是到了這會逐漸變得嚴重起來,嚴重程度甚至早就已經影響到了京城的糧食物價。實際上,京城因地處北方,以時下農業上的發展程度,產量一直都遠遠不如南方一些區域。

可作為經濟和政治的中心,北直隸這片區域甚至比起江南那些區域,更顯得地狹人稠。

尤其是京城這一片,人口增多就導致周邊可耕種的土地面積本就減少。再有大量權貴集中,佔據一大片良田美地,普通百姓可分得的耕種面積所產的糧食便遠遠不足以供整個京城民食所需。

於是光是供京城人口每年日常所需的糧食,都需要從南方等一些主要產糧區大量運輸過來。

雖說早在十年前,韓徹剛被流放發配到安南任職縣令時,就已經把兩季稻的栽種和水稻的增產技術傳授了出去,使得裕州和周邊一些區域的糧食產量從那以後實現了大幅度的增長。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