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閆家後面的家族大亂,古往今來,事關自身利益的時候,這類事情還少發生了麼?
西北這邊冬天氣候寒冷,所以百姓服徭役的時間比起南方那邊區域,官府一般都會做一個來月的提前。
今年棉花的栽種,柏州的百姓也終於稱得上富裕起來,各縣衙的府庫也得以充實。紡織大市場的火爆售賣,使得府城這邊徵收回來的稅收也極為的可觀。
韓徹便打算借百姓服徭役一起,把柏州通往平州的官道修建起來。
在有過安南任職期間的各種基礎建設後,韓徹對修路一事也稱得上是熟門熟路。
同樣考慮到柏州人少,韓徹便讓衙門一邊貼出告示招聘,一邊也找尋商戶,讓他們幫忙去緊鄰柏州的幾個府城招工。
柏州雖然冬天寒冷,但其實降雪量卻並不多。在一整個冬季的時間裡,下雪的總數也不過五六日。再者,這裡的氣候屬於晝夜溫差大,風沙也大,但實際上白天的溫度也並沒有特別的低。
修建好的道路,白天明媚的太陽曬一下,西北風再吹刮一下,反而有助於快速變幹。
對於柏州正在進行中的修路一事,最為感到高興的便是那些外來商賈客流了。為了購置想要的棉織物和羊毛織物,他們之後往來柏州的機會多了去,道路若能修建得寬敞又平整,對他們的貨物運輸可是大為方便。
這時候的貨品最大的問題就是在運輸上,過去柏州貧瘠又名聲不好,便幾乎沒有外來商戶會來此。當地人想要購置一些南方才有的物件時,幾乎都是要跑去平州。
眼下這些外來商賈們的到來,便也在逐漸給柏州帶來了不少其他地方的特產。
還有那些胡商們,他們也開始把貴重的胡椒和孜然拿到柏州來售賣。
孜然的氣味芳香濃烈,在時下便也成為了僅次胡椒之後的第二大外來香料。
這二者體積小,攜帶方便,身價高昂又很是受歡迎。尤其是胡椒,不少胡商們過來做交易時,甚至都能充當銀錢去使用。
甚至有一天,韓徹帶著韓老三在紡織大市場裡巡查時,便親眼瞧見有一隊胡商在與一店家做交易時,用的便是胡椒做結算。
這胡椒未免也太金貴了,就那麼一小袋子,便能換取不少棉織品,從店家喜笑顏開的態度上來看,他對這樁交易必然還是很滿意的。
韓徹忽地心頭一動。
農曆十一月十二這日,韓徹便在府城最大的飯館設宴,宴請平州絲綢生意最大的王家。
在平州做絲綢行業的商戶,主要的客源物件便是胡商,所以這也是王家會來柏州購置棉花的原因。
棉花作為新出的紡織品,目前很是受那些胡商們的喜愛。
驟然接到宴請,過去又從無往來聯絡,王七郎心中難免做多猜測。
“我聽聞王家每年皆會派遣商隊去那蕃地做生意。”韓徹一貫來喜歡有事說事,這次便也是一開口就直奔主題:“此次請七郎你過來,便也是有事請求幫忙。”
“大人請說!若我王家能辦到的,必不推辭。”王七郎忙道。
別看王七郎話說的很好聽,但言下之意也是說,事情需得是他王家能辦得到的。至於能辦到的程度,還不是王家說了算。
“我觀胡商多用胡椒,孜然在我朝交易,小小香料而已,作價竟這般昂貴。若能將它們的種子弄來種植,往後豈不是想用多少便有多少?”
時下胡椒和孜然會這般的昂貴,主要還是在於產量稀少。而在韓徹穿越前的世界,這兩樣都不過是尋常百姓家中常備的調味品而已。
至於栽種技術,已經普及起來的兩款調味品對韓徹來說,完全沒有任何的難度。
“種,種植?”王七郎震驚到了。
“若王家能給我弄來種子,我可將種植之法悉數教授。”韓徹加大力度誘惑。
這下子,王七郎心動了。
第87章
不順
數日後,王七郎攜帶貨品返回平州,第一時間便把此事告知家中長輩。
在場眾人聽聞韓徹想要王家幫忙從蕃外帶回孜然和胡椒種子,預備種植一事,已經很是驚訝。對於韓徹之後又說的,王家帶回種子,他便悉數教授種植之法一事,更為震驚。
有人當下便難以置通道:“他真是這般說的?他怎會懂種植之法?”
要知曉胡椒和孜然都是蕃外產物,他們這裡還從未有人種植過。
“此事應不會有假。”王七郎的父親便開口說道:“那位韓大人一貫來擅種植,你們看這棉花,今年雖栽種者眾多,卻無一不是連柏州的三成產量都不如!”
“我也是如此想的。”王七郎說道:“再者,我們王家每年本就要派遣商隊去往蕃地做生意,這兩種香料種子又細小,藏匿起來倒也方便。”
在場的人聽到這,也頗為贊同的點起頭來。實在是胡椒和孜然的昂貴身價,一旦真將它們栽種成功,便等同於種植一批搖錢樹。
在古代,胡椒的昂貴程度是很難想象的。
時下一些人行賄,有時也會選用胡椒。
比如唐朝時期有個宰相被抄家時,便是抄出了許多胡椒。他囤胡椒的原因,也不外乎是因為胡椒的作價昂貴又保值,必要時刻能當金錢去使用。
所以對於韓徹的這個提議,很難不讓人動心!
“我看那位韓大人的意思,怕是想要如棉花一樣,教授百姓都來種植。”這時,便有人這般開口道。
這樣一來,即便栽種成功,也要不了幾年,胡椒和孜然的身價便會大打折扣。
“可若無韓大人教授,我等又該從何處弄來這種植之法?”王七郎反問道。
對方瞬間語塞。
想也知曉,那些種植胡椒和孜然的蕃人,是絕無可能會把身價如此昂貴的作物種植技術傳授出來的。
王七郎便又道:“即便韓大人將來真教授百姓種植,咱們王家前面幾年一樣也能賺取不少銀錢了。反倒是咱們拒絕這事,韓大人卻是還能尋其他商戶幫忙帶回種子。”
“父親,諸位長輩,我覺得此事應當答應。”王七郎懇求道。
“我看這事也可行。”
“確實,此事應當答應。”
“我也覺得該答應下來。”
最後,在王家眾人幾乎一面倒的贊同下,這事便這麼定了下來。當然,為了事情最終能順利辦成功,此事王家主在最後也嚴厲告誡大家,任何人不得對外透露半分。
農曆十二月中旬,京城這邊,正在為三娘又一次相看不順而感到特別頭疼的柳氏,這時也終於收到了韓徹從柏州寄來的東西。
在考慮到三娘目前已經在加緊相看的事,韓徹這次還給她單獨置備了六套厚實的棉花被芯。除此之外,還有六床花樣比較喜慶的提花羊毛毯和六張上等白羊皮。
這一大堆東西體積不小,作價也都不便宜,好在韓徹名下職田皆有產出,倒也不需要耗費銀錢去購買,只有寄到京城這邊來的運輸耗費頗多。
沒辦法,時下可沒後世的那許多快遞公司,韓徹還是派人先送去的平州,那邊商業經濟特別發達,連專門的貨品運輸隊都能找到。
“二郎這次置備的東西可真好!”柳氏瞧著厚實的棉被,和花樣鮮明的提花羊毛毯,顯得很是高興。
這些時日,除了給三娘安排相看物件,給她準備嫁妝也是家裡的頭等大事。以棉花目前的身價和名聲,把它添置到嫁妝裡,絕對是能拿得出手的。
尤其是《狐狸求親》和彈棉花之歌這段時間也在京城流傳起來後,柳氏還聽聞好些士族也開始購置棉花被,添置到家中女孩的嫁妝裡去。
世家大族們對嫁女兒的嫁妝準備之齊全,是從田產鋪面,各類金銀首飾,再到吃穿用度,一應俱全。
這也跟時下的財產繼承有關,女方的嫁妝也可以說是孃家給予她的財產繼承部分,所以夫家原則上是沒有權利去佔用的。
女方的嫁妝也只會交由她所生育的子女去繼承,庶子若是想分得財產,便需得落在女方名下。
當然這也跟女方孃家給不給力,自己性子夠不夠強勢,以及在夫家最終能不能站住腳,都是有一定關係的。如那等性子軟弱的,被夫家拿捏住的,也不在少數。
“這些毛毯可真好看。”比起純白的棉花被芯,顯然顏色鮮亮,圖案精美的提花羊毛毯更受三娘四娘這兩個小姑娘的喜歡。
“阿母,晚上我想要蓋著這條提花羊毛毯睡。”四娘還湊到柳氏跟前撒嬌。
給家人準備的這批提花羊毛毯,韓徹都是特意讓人選用的更為柔軟結實的羊毛去織造。他還考慮到京城是北地,冬天嚴寒,織造的便也非常的厚實,
“行。”柳氏笑容滿臉的應下,忙又喚來僕從,去通知大娘和齊五郎過來。
韓徹這次除了給三娘單獨置備的嫁妝,家裡其他人也都有準備,只是在數量上沒有三娘那麼多罷了。
像大娘和齊五郎那裡,韓徹便只置備了兩床厚實棉被和兩條提花羊毛毯。以及二十斤的棉花,好方便他們自己依照身形去量體裁衣。
“這便是棉花製出來的重衾啊?摸著可真是柔軟。”大娘顯然就更為喜歡棉花被一些。
“二郎寄回來這麼多,那得多少銀錢啊!”齊五郎想事情便難免會想更多些。
實在是棉花在柏州的作價今年雖然還是一兩六百五十文,可在北地京城這邊,作價還要在這基礎上再翻數倍。
在這般昂貴的高價下,還屬於有錢也不一定能購置得到的。
至於那些提花羊毛毯和白羊皮,也一樣在京中作價高昂。
柳氏一邊拿出韓徹一塊寄來的平安信,一邊忙解釋道:“二郎在信裡說今年柏州棉花是個大豐收,紡織大市場開業後,南來北往的商戶都去購置了。便是其他地方也都有在跟著種植,咱們這時候用上,也就不會打眼了。”
“那便好。”快速把信件看完的齊五郎,這才放下心來。
接下來便是一家子坐在一起,一邊討論著韓徹在信裡說的一些話,一邊整理規劃他這次寄過來的那一大堆東西。
其中最為主要的還是那一堆還需要他們重新找來裁縫,將其製作成棉服的棉花。這裡邊又屬給三娘製作新衣服,最為要緊。
算起來,三娘已經滿了十七週歲。待到兩個多月後,她便還要增長一歲,也就不怪柳氏會這麼著急她的婚事。
奈何三娘自小就比較又主見,尤其是在安南的那幾年,家裡的好些事情,柳氏都是聽三娘做的安排。以至於在三孃的婚事上,柳氏急也沒用。每次柳氏剛想要來勸道三娘幾句,最後反倒成了三娘說服了她。
當然,這也是因為三娘說的這些話,正好戳中了柳氏。
在跟楊家相看告吹後,那楊三郎倒是很快便相看成功了。而且他那物件,還正是之前那位陳家二孃。
這並不是說柳氏在可惜這門婚事。
對那楊三郎,柳氏其實也不大看得上。他那日能為著第一次見面的陳二孃作可憐哭泣狀,便丟失了看待事情的辨別能力,將來難保不會又對著其他可憐的女子去心軟,讓她家三娘因此受委屈。
她家三娘又是個強勢厲害的性子,也做不來那套裝可憐。
只是隨著楊陳兩家的婚事落定,在一些公共場合偶然碰面時,三娘便有些被與他們交好的小團體排斥。
論家世地位,陳家強過韓家,陳二孃身後還有其外家吳家,家世也比韓家強。便是那楊家,在京中的人脈關係也遠勝韓家。
韓家沒落太久,家中支撐的只有韓徹。偏韓徹考中狀元沒多久,便被流放發配至安南。如今韓徹雖是做到刺史官職,他這兩年的政績也做的不錯,但奈何人卻遠在千里之外的柏州。
放在京中這個本就貴族階級眾多,又很是講究人脈關係的圈子裡,一般情況下,大家都會選擇站到楊陳那兩家,而非韓家這邊。
第88章
孜然
雖是放開了售賣,但佔據著技術壟斷,原料也接近獨有,於是自開業後,紡織大市場那邊的生意一日還比一日好,各店鋪便經常性斷貨。
這年頭交通又實在是不方便,一些需求量較大的商戶便只得跟之前的一樣先跟店家交付訂金,再在柏州等候取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