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44節

熱門小說推薦

安南今年的農作物種植整體來說,還算是比較順利的。剛開春時,安南農戶就在衙門的帶領下,再次組隊用牛車去杞縣礦區拖運礦渣。

一道同去的還有那些土著漢子,他們一聽說這礦渣能讓甘蔗長得更好更甜,簡直恨不得一口氣就把礦區的礦渣全拉回來。

這些土著們過去在生產方面,習慣以弓弩打獵,無桑蠶,以葛制布為衣,種植水平上更處於“火耕水耨,一任於天”。

這時候就得虧有韓徹給他們每個寨子都找的那幾個莊稼好手,細緻耐心的教授他們種植技術。

土著們學會了不少耕種養殖,也與附近鄉民相處的更為融合起來。

韓徹隔上一段時間也會去到各寨子裡瞧看,若碰上什麼生活方面的困難,當即便派人過來給他們解決。

這麼一來,土著們被衙門編戶後的生活稱得上一句舒適又滋潤。又因為要忙地裡的勞作和縣城的售賣,於是大家便漸漸的從寨子裡搬出來,住到山下新建的屋子裡。

很快,新造戶籍的土著們便也迎來了早稻收穫。

收成如之前的蓮藕一樣,雖說都比不上其他農戶們地裡的。但對於這群土著們來講,已經感到非常的滿意了。

收穫水稻時,一些土著們還借到了附近村子裡鄉民的打穀機。

“這打穀機可真好用!”

土著們前兩年也不是沒有人見過打穀機,甚至他們當中還有人下山給鄉民做事時,都已經用過打穀機了。

但一點也不妨礙,他們此時在用打穀機收穫自己田裡的水稻時的那股高興。

“等甘蔗賣得了銀錢,我家也要去制一臺打穀機。”有那土著還這般說道。

“我家也要!到時候早些去,正好趕上晚稻收割。”另一土著說道:“自家有還是方便許多。”

附近農戶們家底變得富裕,又受衙門的影響,對土著們的態度便都很友好,大部分的人家都願意借他們打穀機使用。但也需得等到對方將自己家中的水稻收割完畢後,才有的借出。

水稻是安南人日常食用的主食,又是向朝廷繳納賦稅所需的必種農作物。所以哪怕是家底再富裕,大家耕種的水稻畝數都不是小數。

這對土著們來說,難免便有些不方便。

不過這都是些小事,眼下這些剛收穫回來的金燦燦早稻,把這些土著們可高興壞了!他們家中還從未有過這麼多的糧食,當下大家便聚集到一起,載歌載舞的狂歡起來。

別看這些土著們過去不習文學,卻“其俗有禮會,擊鼓,吹葫蘆笙以為樂。”(1)

在這片歌舞奏樂中,只見一盆盆切好的新鮮豬肉,和十幾大桶剛蒸熟,冒著熱氣騰騰的米飯,被幾個土著漢子們抬了上來。

有那受到感染,也跑來湊熱鬧的鄉民們也被土著們熱情的邀請一起食用。

自己動手烤出來的焦香豬肉,再配上白米飯,直把受邀請的村民們吃得肚皮滾圓,方才歸家。

待到第二日中午,韓老三也往後院拿回來一籮筐的豬肉。

“今日怎買這麼多豬肉?”柳氏問道。

“不是買的!是那些土著們殺豬後,送給大人的!”韓老三嘻嘻笑道。

“送這麼多嗎?”柳氏詫異。

“一家送一塊,就有這麼多了。”韓老三回答。

而且也不止是韓徹有,如一些他們比較相熟又有好感的衙役,也一樣被贈予了豬肉。

然這還只是開始,接下來一連好幾天,韓徹都收到了土著們送來的豬肉。這些豬肉不收還不行,人家都不是非要往韓徹手上塞,而是走到衙門門口,把豬肉往衙役手裡一放,告訴對方這是給韓徹和哪些衙役的,便立即走人。

他們最近都忙著呢,地裡要耕種,集市上還要售賣農作物。

真正種地後,他們才知曉早稻成熟後馬上便得給晚稻插秧,待到晚稻進入成熟期,甘蔗也進入成熟期。

對於甘蔗的成熟,可讓這些土著們歡喜到了極點。

白糖目前還是一種金貴的食物,朝廷雖得了製糖方子,但一來栽種技術還未跟上,產量不多。二來時人對甜味的極度喜愛,尤其是貴族階級的追捧,白糖作價便依舊高昂。

安南白糖的名聲又傳播甚廣,各地的人都知曉,此地的甘蔗長得最好,造出來的糖質量極佳,又如何不將那些商戶吸引過來。

“今年往來咱們安南的商賈又增多了。”錢縣丞高興道。

來的商賈越多,給衙門創造的商稅便越多。尤其是白糖作價高,三十取一的商稅,光是白糖這一項,衙門今年的府庫便能得到很大的充實。

韓徹查閱完這些時日的稅收數目,也很是高興:“府庫可算是能有錢了。”

錢縣丞本來聽這話也挺高興的,可不知怎的,瞧著韓徹這份高興勁頭,臉上笑容漸漸凝住。

默了默,他還是小心詢問道:“大人,可是有何計劃?”

“確實是有計劃。”韓徹笑著回答。

農曆十月二十四,府城裕州,刺史府。

稅務官陸續把各縣下半年的賦稅收來,唐刺史核對完最後的數目後,忍不住籲出一口長氣。

今年好幾個縣受春夏大雨影響,上半年的稅收並未足額,好在下半年老天爺發了善心,讓最重要的糧食徵繳未出現問題。

一般情況下,能上任刺史這等官職的,都是飽受歷練,能力出眾者。而且,他們還深得掌權者的信重。待到資歷足夠,便能被調遣回京,成為朝中重臣,乃至宰相。

但下等府州除外。

畢竟刺史的主要職責也是稅收,下等府州人口稀少,轄下各縣殘破貧窮,官職上瞧著是挺高的,但真就是誰做誰懂其中的艱辛。

所以跟韓徹是被流放發配到安南任職縣令相比,唐刺史的狀況並未好過太多。

因朝廷制定的稅收連年不達標,唐刺史的政績考評也多為下等不說,還多次受到上司的責備。

不過這兩年,唐刺史日子可算是好過起來。

兩季稻的栽種技術,不僅讓他獲得了朝廷的嘉賞。府城轄下各縣的氣候又都適宜種植兩季稻,便使得百姓終於能足額交付出朝廷要的稅收數額。

稅收能足額完成,唐刺史日子好過後,對韓徹的印象便也好了許多。

這日,唐刺史一聽聞有安南呈上來的文書,還甚為好心情的接過開啟。結果等到看完後,唐刺史表情卻越來越凝重。

“大人?可是出何事了?”心腹忙問。

“那位韓狀元郎呈來文書,欲要重新修建好安南和裕州兩地的石橋。”唐刺史說道。

“修橋?如今往來安南的商賈行人眾多,若能將石橋修好,於出行上確實方便許多。但這石橋過往修建不久,皆遭損壞。”心腹憂心道。

所以並不是修不起橋,也不是不願修橋,而是修好橋之後的維護,做不起!

“他在文書上,言道可用生蠔來造。”唐刺史說道。

“是像修建房子那樣,把生蠔殼黏在橋基上嗎?”心腹便忙問道。

近來裕州也有不少百姓在自家房子的外牆上,黏合一層層的生蠔外殼。防護效果一時半會還體會不了那麼深,但防潮防水,還有舒適度上,卻是立竿見影。

要是用這法子去造橋,倒是可以試一下。

誰知,唐刺史搖頭:“不,他說的不是生蠔殼子,就是生蠔。”

心腹滿臉驚愕:“活的生蠔?”

唐刺史回已同款表情。

注1:出自《廣南西路*濱州》第二頁。

第一更完成。

第53章

造橋

唐刺史今年已經四十五,年紀其實並不算小了。尤其是按照時下朝廷慣例,若他還不能儘快回京升遷,這輩子的仕途便基本止步於此。

本來唐刺史也熄滅掉這份心了,結果誰能想到,那位韓狀元郎被流放發配到他轄下的安南縣任職。這幾年韓徹在民生經濟上的卓越表現,也讓他這位直系上司跟著在老皇帝面前露了臉,得了些讚賞。

所以比起韓徹,唐刺史對政績的需求更緊迫。

韓徹還在文書裡對新橋修建計劃,做了細緻的彙報。

唐刺史實在是心動,但修橋耗費銀錢數目不小,那處江河裡的水流湍急又常受海潮影響,不論何種材質,每每修建不多久,便會被沖垮。

思來想去,唐刺史決定先慎重的去請了不少建築方面的能工巧匠,把這份新橋修建計劃拿給這些人分析。

工匠們挨在一起,邊看邊做一番商討,之後才謹慎的回覆唐刺史:“若將橋墩做成船型,確實有利於分散湍急的河流或海潮的衝擊。生蠔長於礁石上,又需得人持尖刀,用力才能將其撬下。”

“那按你們所說,這橋能造?”唐刺史眼睛一亮。

然這等大事,工匠們哪敢輕易作保,便又道這生蠔造橋的法子在理論上是能行的,但還未曾有人試過。最終實際效果能如何,他們也無法預估。

唐刺史只得又去找心腹商議,還嘆氣道:“橋我是想修建的,若此橋真能成,安南和府城相連,往來便甚為便利!”

交通一便利,到時候往來兩地的商賈更多,好的又何止是安南,府城的經濟同樣也被帶動起來。

唐刺史想要升遷,對修建新橋動心。那麼跟他利益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心腹,又如何能不動心?

心腹這時便道:“那位韓狀元郎不是還言道,修建新橋,安南可出修建三成?大人,想來他定是對此事有足夠的把握。”

唐刺史聞言,心頭一動。

他都差點忘記,韓徹還在文書上還曾寫到,此次修橋,安南那邊願意修建三成。只為橋樑能更早修建好,方便兩地百姓的生活往來。

這佔據的三成的修橋比例足以向人證明,韓徹對修建新橋的信心。

想到這,唐刺史心中頓時鬆快起來,言道:“韓徹大才啊!”

如今的安南對於整個裕州來講,已經是轄下稅收繳納僅次於府城的縣城。倒並不是說安南比其它縣城富裕多少,主要是它發展迅速又均衡。

在韓徹帶領全縣農戶栽種經濟作物,教授農戶們製作暢銷農產品,幫助他們做前期的推廣和解決售賣渠道。農戶們的農產品的大暢銷,引來全國各地的商戶,又使得城中商戶和百姓也跟著受益起來。

再有收編流民和土著們,使得安南人口在這兩年,更是直接增長一倍有餘。

安南又受裕州管轄,不論是在戶籍和人口增長,還是各種稅收,以及墾殖土地等方面,韓徹都是需要給唐刺史做文書彙報的。

所以安南府庫充實程度,唐刺史是能計算出個大概的。

當然,唐刺史也知曉安南這兩年府庫的稅銀掙得是多,但同樣的,韓徹花出去的也多。

去年他大修官道,今年又來修橋。而這三成修橋的比例,怕是安南府庫裡的那點稅銀又得被耗個乾淨。

對於韓徹都有勇氣敢把府庫的銀錢全拿出來造橋,唐刺史便也越發覺得自己沒什麼好再顧慮的了。

數日之後,由府城派遣而來的幾名建築工匠便抵達安南,他們都是來安南跟韓徹做新橋修建的學習。

畢竟有關於新橋樑的具體修建,是韓徹做的細緻規劃。

對於這群工匠們來說,這次的到來,簡直是打開了他們的新世界大門。要知道過去在那條江河修建橋樑,因江河寬大,又受入海口的水流湍急影響,對於時人來講,修建難度是極大的。

而他們認為很困難的地方,卻在韓徹這裡,被一份他事先考察過後所做出來的修建圖紙,當即就給震驚得如黑貓警長主題曲唱的那樣“眼睛瞪得像銅鈴!”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