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825章 生與死的狀態理論,輪迴基因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首先,役磊提出的生與死,此問題的本意,用一句耳熟能詳的話來總結,就是:

“生亦何歡,死亦何苦。”

此言是道家莊子的思想,翻譯成大白話,可以這麼理解:

“生有什麼可歡樂的,死又有什麼可痛苦的。”

當然了,這和役磊說的具體意思,還是有些差異的,必竟,此言只是借用。

莊子表達的,可以認為是一種淡然處世心態,役磊表達的,則是生與死的關係。

役磊認識到,生,只是生命處於這同一種層次上,能夠互相看到對方的表面模樣。

而死,是不與生同在的,雙方更是沒有思想和神智上的連線,只有精神幻想上的不確定存在。

但是,生本質也是一種不確定存在,因為表面看到的模樣,並不代表就是真實的存在狀態。

如同薛定諤的貓那種理論,我們只能看到宇宙的一部分,在看到的一瞬間,才能確定自己處於什麼狀態,而物質又是什麼層面。

假如在生這一層面互相看著,覺得真實,等到了死的層面再看,同在那一面的,也都覺得真實,反而會覺得生這一面,是虛幻又不存在的。

總而言之,生與死在同一層面不能同在,生是一種狀態,死也是一種狀態,各自只能看到同一層次,當前定義的生,其實也是同一定義中的死。

歡樂和痛苦的差異,正是這種狀態不確定的核心,也是役磊表達生與死關係的基礎理論。

說是生命在生這一層面,經受的歡樂與痛苦,必定受到死的那一層面所影響。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