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老臣:……
孟見雲真聽,拱拱手喊:“諸位伯伯叔叔好。”
“不敢當不敢當。”
“客氣客氣。”
“大侄兒多禮了。”
幾位老臣是說的嘴角直抽抽,都不知道是怎麼笑的,面上先客氣寒暄完了,等回到自己位置,背過身去,只是心裡暗罵一句:這什麼事啊/怎麼什麼好事都到了顧兆那小子身上。
孟大將軍竟是顧兆的義子。
此訊息不消片刻就傳開了,本來今日回京的孟見雲就是中心人物,有人摩拳擦掌還等著結交拉攏,更有甚者想跟孟見雲結親的——孟見雲還年輕,有的是小官家裡嫡女庶女願意做良妾。
可如今一聽訊息,這風頭更甚,只是跑到了顧閣老身上,有酸溜溜的,也有捶胸的——之前得罪了顧閣老,還有背後編排說顧兆黴運要來了。
“你想啊,顧兆本來就手握重權,把持朝政,皇帝能不忌憚?不過咱們聖上之前心思在外頭打仗上,沒功夫收拾顧兆,也給顧兆留了幾分顏面,這下子哼哼。”
“顧兆義子手握兵權,是大將軍啊。”
一點就通,一點就通。其他大臣心中明瞭,紛紛想,顧兆這好日子怕是要到頭了,若是顧兆現在主動辭官告老還鄉,興許還能留一條命保全黎家,不然的話——
多得是看顧閣老笑話和下場的。
此時顧閣老滿面的慈愛,話都多了,“你回來了,霖哥兒和元寶呢?這次回京領賞,戎州那邊雖是忙一些,但應當不著急過去。”
蕃國是主動歸順的,兵已經被收的七七八八,之後就是百姓打散遷徙安頓這類的事務,沒戰事了,大將軍能歇一歇,起碼不用急匆匆到了京裡,再急匆匆回去駐守,就怕有戰事延誤軍情。
“我帶隊伍走的快些,先回京面聖,阿霖和元寶慢幾日就到。”孟見雲說。
顧兆看了眼小孟神色,這孩子也是長大了,知道手握兵權多是敬重聖上,有家有室就是不一樣了,要是以前的孟見雲,那就是個刺頭,自己的命想怎麼橫就怎麼橫。
“你阿爹知道肯定高興,回來就住家裡,福寶可想元寶了。”
“是。”孟見雲答得也乾脆。
倆人說了會話,苟貴來請,說是聖上皇后設了宴席,請顧大人也一同去。顧兆免費蹭了頓豪華午餐,當然樂意。
孟見雲和歷無病一起打過仗,說起交情來,也算是過了命的。四人坐定後,歷無病說:“你們父子二人就別客氣擺場面話了。”
“當初上戰場,這小子話少人狠,跟朕倒是有幾分像。”
孟見雲當即起身,說:“臣不敢和聖上相比。”
“坐吧坐吧。”歷無病一看,當了皇帝后,這小子都能改了性子,誠惶誠恐了,不由嚇唬說:“今日宴席,誰在站起來跟朕行禮,那就罰他、罰他——”
容燁接話:“罰他抄經。”
歷無病反應了下才想起來,笑了說:“朕記得,這小子不愛念書寫字,每次子清罰人都是抄文章的。”
“對。”顧兆點頭,又說:“小孟聽見沒?你才回來,那一筆字定是稀爛,還是聽聖上皇后的話,好好吃飯,不然抄寫了文章,這字跡流出去要被笑話的。”
“顧子清顧閣老的義子一手爛字,像什麼樣。”
孟見雲緊繃的面色也緩和許多,點頭應是了。之後的宴席吃的痛快,雖是還有些規矩拘束,但不像最初了。
等用了飯,孟見雲先回黎府,顧兆還要辦公。
父子二人走在宮道上,顧兆說:“你也不必戰戰兢兢,聖上心中敞亮,也是大度能容的聖人,我也信你品行,對著聖上對著大曆問心無愧,這便成了。”
孟見雲點點頭,說:“我規矩不好,怕說話做事連累義父您。”
“……真是長大了。”顧兆感慨,說:“就是沒你這位義子,京裡那些官該怎麼參我照舊,除非哪天我從這位置上退下來,不過還不是如今,我想看看。”
“看什麼?”
“太平盛世,海晏河清,百姓富足安樂。”
黎照曦能入科舉做官。這個顧兆沒說出來。
說話間到了第一道大門,孟見雲駐足,說:“義父我先回去了。”
“嗯,回吧。”
去年週週去了一趟昭州,小孟在戎州那邊還有戰事,也沒能見到,如今到了京裡,也不急回戎州——小孟到京裡除了受封外,還要看聖上排程。
不過顧兆猜大機率還是駐守那邊,更甚者去蕃國,就跟之前的南夷一樣,蕃國地方大,劃分了郡、州後,給小孟劃拉一片管轄駐守位置,之後就是徹底安家了。
孟見雲帶著手下出宮,一行人打馬到了黎府,還沒走到,黎府大門已經敞開,下人早早列隊候著,管家見了上前,行禮叫:“小的周安給大爺請安。”
“起吧。”孟見雲下馬。
管家起身帶路,孟見雲那些下屬自有管家安頓,這些都是身上有軍功的,這次回來受封還要吃大宴席,管家不敢慢待,皆喚軍爺。
孟見雲是去了正院。
“別行禮磕頭了。”黎週週見了讓起。
誰知孟見雲犟,撩了袍子,執意跪地,給阿爹磕了個響頭,說:“孟見雲回來了,阿爹。”
“好。”黎週週扶著小孟起來,仔細看了下,“真是長大了。”
孟見雲心中暖意,阿爹同義父一般,看他如看孩子,還像以前小時候那般。
“我去見爺爺。”
“嗯,一道,我同你去。”黎週週同小孟往爹的院子去,一邊說:“福寶在宮裡唸書,估計這會也得了訊息,對了霖哥兒和元寶呢?”
孟見雲把話又說了遍,黎週週笑意更深了,說:“那得叫下人早早去城門外候著,家裡院子也給收拾起來,幸好地方大能住下,這次回來多住些日子。”
“有機會的話,元寶可以多陪陪阿爹。”
到了黎大院子,自是又一通的閒話感慨。
之後就等豐州那邊將士們到京中,人數齊了,聖上要舉辦大宴。早幾日,李霖帶著孩子元寶也到了京裡,京城門外黎家的下人早早候著,一看是有士兵護送,馬車用的是黑輪胎,當即是上前詢問。
接到了人,黎府下人也安心了。
馬車內,李霖是第一次來京城,一路上元寶好奇問京城什麼樣子,此時李霖就說:“現在到了京裡,你自己看看外頭什麼樣。”
“阿爹,肯定是你也好奇,我把簾子掀開咱們一同看吧?”
“好啊。”李霖摸摸兒子肩膀,父子倆透著窗戶看向外頭街道,從人聲鼎沸到路面開闊平坦,元寶看著嘴上自然是同昭州對比。
“阿爹,京裡比咱們昭州大,路也寬許多。”
昭州城內是按照原先格局修路的,沒法像京裡太平正街這般寬闊。
“不過京外頭的路不如咱們昭州城外頭路寬。”
父子倆看了一路說了一路。
“京里人穿衣裳好多,他們不熱嗎?我看著都快熱死了。”
“可能京里人不怕熱吧。”李霖說道。
此時七月底,北方正是暑氣最盛的時候,馬車裡李霖和元寶都是昭州衣裳款式,材質也是流光綢苧麻,一路北上,見多了中原人衣著要遮蓋嚴實,到了京裡父子倆都換了衣裳。
裡衣是苧麻長袖,外頭套七分廣袖。
要知道在昭州,元寶就一件七分袖袍子就搞定了。
元寶想他都穿的如此多了,怎麼京裡街道上的人穿的比他還要多?那布料一看都熱。
“到了,大夫人小少爺。”外頭黎府下人說道。
馬車停到了黎府大門前。
黎照曦這兩日請假,早早接到訊息了,此時和大哥一起在大門口迎著,見馬車到了,先快步上前,嘴上喊:“元寶元寶,是不是元寶在呢?”
“我在我在,是不是福寶小叔叔?”
“我是我是。”
兩人一來一回,逗得馬車裡李霖和車外孟見雲都笑了。
車簾揭開,先露出一張清秀小男孩的臉,八、九歲的年紀,面板白,小小的尖下巴,一雙眼黑亮黑亮的。
元寶模樣隨了他倆爹,小尖下巴、面板白、黑亮大眼睛隨李霖,眉毛幾分英氣和挺直的鼻樑隨著孟見雲。
一看就不會認錯,是清秀中帶著英氣的小男孩。
車上頭和車旁邊叔侄倆打了個照面,互相看了看,雙雙眉眼都笑彎彎的,黎照曦上頭摸了侄兒腦袋,誇說:“不錯不錯,比以前更好看了。”
“小叔叔也好看。”
黎家一家回京時,元寶還小,沒什麼記憶,對京裡太爺爺、爺爺、阿爺、小叔叔都是看他阿爹和叔叔說起來的,知道福寶小叔叔可好看了,又疼愛他,他還在襁褓中時,小叔叔什麼寶貝玩具都送他。
元寶都記著,後來有記憶懂事了,到了過年自己得了紅包,都放在小匣子裡,還有他得的玩具稀罕的東西都放進去,這次來京裡都帶著,說要孝敬他小叔叔。
“小叔叔在我小時候疼愛我,元寶也要孝敬小叔叔。”
此時黎照曦抱小孩下馬車,元寶想起來木匣子回頭要。
孟見雲扶阿霖下馬車,李霖一看兒子小模樣就知道要什麼,一抬眼跟丈夫說:“他的寶貝匣子就在座位上放著。”
“我去拿。”孟見雲胳膊長,沒上車,掀開簾子,一隻手就拿了沉甸甸的匣子,轉頭遞給兒子。
元寶抱著他的寶貝,高興說:“小叔叔,全是孝敬你的。”
“我也有送你的寶貝!”黎照曦可高興了,他有許多侄子侄女,但被真真當個長輩接‘孝敬’還是頭一次,頓時看小元寶,看哪裡都好。
黎照曦說完,看向大嫂,行了作揖禮,笑說:“大嫂,咱們回家說。”
“回家說。”霖哥兒對福寶也是滿目疼愛,笑的柔柔軟軟的。
黎府熱熱鬧鬧了一通,見人、行禮、寒暄,說不完的話。之後就是更忙了,黎照曦帶元寶見京裡小夥伴,給一一介紹,霖哥兒這兒何嘗不是——孟大將軍可是風頭人物。
黎週週給霖哥兒簡單說了些,又說:“……別怕,除了宮裡設宴,其他府邸夫人說話做事,你在昭州如何在京裡也如何,宮裡設宴,提前有嬤嬤給你說什麼時候見人如何行禮。”
“知道了阿爹。”李霖都記下了。
黎週週就笑說:“真乖。”
李霖一下子就像是回到昭州那會,笑的軟軟乖巧的。
分別幾年,年長几歲,大家說變了,可又沒怎麼變,還是一如既往的親暱,就是元寶記不得福寶小叔叔,也不礙著叔侄倆見面沒半天,好的就差睡一張床了。
元寶是昭州長大的,玩的吃的說話做事,小男孩的淘氣,同差不多昭州長大的黎照曦很對胃口。
“我在官學,黃學長和陳學長都考上了秀才。”
“他們都不太踢球了。”
“外頭蹴鞠場我一放學先去那兒,還有老闆娘的綠豆冰喝,小叔叔你知道嗎?就是進城沒多久那家,他家的綠豆冰可好喝了,裡頭加了牛乳和蜂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