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二百一十章 計劃

熱門小說推薦

三十六門紅夷大炮袁方其實並沒有運回京城,這些炮是要運去山海關的,所以袁方讓負責押運的高世寧和沈智把這些炮拉去了遵化,袁方在遵化有山莊,並且有儲存這些炮的地方。

袁方原本打算這次回山海關的時候就把紅夷大炮帶回去,現在情況有變,他的計劃也必須跟著變。

袁方從東廠回到大齊家衚衕的家中,立即把王良逸找來。

“安文,你馬上給我籌集六萬兩銀子!我有急用。”袁方一見到王良逸就急切地說道。

王良逸不敢怠慢,立即問道:“何時要?”

“就這兩天。”

王良逸很是為難:“兩天時間很難籌集到六萬,因為我們才進了一批乾貨,沒有那麼多現銀。”

袁方才不管王良逸的為難表情,他向王良逸下了死命令。

“你要想盡一切辦法,就是去借也要湊齊六萬來!”

作為袁方的發小,王良逸還是第一次看到袁方如此的心急,無不擔憂地問:

“仲南,發生了何事?”

袁方看到王良逸在為自己擔心,知道自己是太心急了點,於是向王良逸解釋了急用銀子的原因。

“你要去南京?而且只有三天的時間?”王良逸驚訝地瞪大了眼睛。

“是的。所以我急需六萬。”

王良逸舒了口氣,道:“仲南,你可以先帶上一部分會票,不足的部分我晚幾日親自給你送過去。”

“不行。”袁方搖搖頭,然後又解釋道:“你也必須與我一同去,所以只有三天的時間,一定要籌集到六萬,我們到了南京要買一座宅子。”

王良逸又焦慮起來:“這次貶去南京就回不來了?”

“能不能回來不是我所考慮的問題。我之所以要在南京買宅子,是準備把生意做到南京去,我把你帶去就是讓你先去熟悉那邊的情形的。”

袁方現在已經是明朝的三品大員了,憑著他的級別去南京,住房是肯定不用發愁的,朝廷會免費給他提供一套不超過十二間房子的官宅,還有全套的傢俱,還有皂役。

有明一朝,別說是三品大員,就是個小小的縣衙的主薄、典史也能分到大小不等的官宅,主薄的家中可以分到六十件各種的傢俱和用具,未入流的典史家中也可以擁有朝廷提供的十九件傢俱。

對於袁方這個級別來說,朝廷提供給他的各種傢俱、用具加起來,至少也要超過一百件,當然,還必須得他家裡能夠裝得下。

作為明朝的官員,依照品級的高低,可以免費使用皂役為家裡做雜物,當然,也可以不用皂役而將給皂役的工錢折算歸自己,同時,還可以把折算下來的錢積攢起來,將官宅一次性買下來。

但是,官宅如果被買下了,其所有權並不歸屬於私有,其產權仍屬於朝廷,擁有產權的官員若要調走或告老還鄉,必須把宅子退還。

因為有這麼奇葩的規定,所以,真正買官宅的人少之又少,袁方就更加不會往這方面去考慮了。

這邊與王良逸的話還沒說完,就見張從前來稟報高世寧求見。

高夫人聽說女婿從山海關回來了,便叫三兒子高世寧過來問一問,袁方什麼時候去高府,她好早些準備膳食。

袁方告訴高世寧,這次回京沒有時間去高府探望了,他正準備去南京。

“去南京?”

於是袁方又向高世寧解釋了一番,然後問:“從香山澳帶回來的紅夷大炮全數都在遵化山莊嗎?”

高世寧答道:“三十六門炮一門不少,全數都在山莊呢!你不是讓沈智留在山莊看護那些炮嗎?”

袁方點點頭:“對對對!現在情況有變,那些炮暫時就放在山莊。三哥,麻煩你去一趟山莊,囑咐沈智一定要把那些炮儲存好。”

“放心吧,我過兩天就去一次遵化。”高世寧說完就向袁方告辭,“仲南,你沒時候回去我就先回去向娘稟報了!”

“請代我向娘問安!”

……

袁方打算離京之前去探訪一下英國公張之極,另外就是去一趟孫承宗的府邸,探望一下孫夫人,孫承宗是袁方的座師,現在要離開京城了,去打個招呼,拜別一下是很應該的。

原本他還打算去看一看座師葉向高的,因為葉向高已在不久前辭去了首輔一職,以太子太傅致仕還鄉,他想去看也見不著了。

新任的首輔是方從哲,他是萬曆十一年的進士,與葉向高是同年,很早就辭職在家,葉向高很看重他的才學,先後舉薦他續修玉牒、出任禮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讀學士,但是都被方從哲以各種理由回絕了。

他多年在野,既不是東林黨,也與宦官沒有多少牽扯,而由於此時黨爭已經到了水火不相容的地步,所以被東林黨和宦官所認可,坐上了首輔的寶座。

袁方對這位方首輔不感興趣,他知道這位首輔不久將被淹沒在黨爭的浪潮裡。

目前袁方還不敢出門,因為魏忠賢告訴他,印綬監的太監隨時都會上門來,為了不讓太監撲空,他只好在家裡等候。

用過午膳後,袁方正式向家人宣佈了去南京赴任的決定,袁方他娘和媳婦都認為時間太倉促了,唯有柳如是最高興,她本就是浙江嘉興人,現在要去南京,就如同回家鄉一樣。

“說走就要走呀!袁方呀,能不能跟皇上說一下,寬限幾日,我們也好有個準備。”袁方他娘如此說。

妻子高蘭也在埋怨:“謙兒還這麼小,如此的長途顛簸還不知道他受不受得了!”

天真爛漫的小柳如是卻是滿臉的春風樣子。

心事重重的袁方沒有多說什麼,只是告訴她們走的時候不用帶多少東西,只帶隨身衣物便可,然後便獨自進了廂房。

他掩上門,又囑咐張從別讓其他人來打擾,便在在案臺前準備草擬一份赴南京的名單,等太監來的時候就讓太監帶給魏忠賢,魏忠賢答應過開路引的。

他提起筆寫下了第一個人的名字,袁福。然後又落筆寫下了蔣建良、郝搖旗、陳士慶、孫維仁、葉向榮、方斯谷、安尼、袁可望……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