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四部分 附錄-卷五 中山記歷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嘉慶四年,歲在己未,琉球國中山王尚穆薨。世子尚哲先七年卒,世孫尚溫表請襲封。中朝懷柔遠藩,錫以恩命,臨軒召對,特簡儒臣。

於是,趙介山先生,名文楷,太湖人,官翰林院修撰,充正使。李和叔先生,名鼎元,綿州人,官內閣中書,副焉。介山馳書約餘偕行,餘以高堂垂老,憚於遠遊。繼思遊幕二十年,遍窺兩戌,然而尚囿方隅之見,未觀域外,更歷瀴溟之勝,庶廣異聞。稟商吾父,允以隨往。從客凡五人:王君文誥,秦君元鈞,繆君頌,楊君華才,其一即餘也。

五年五月朔日,隨蕩節以行,祥飆送風,神魚扶舳,計六晝夜,徑達所屆。

凡所目擊,鹹登掌錄。志山水之麗崎,記物產之瑰怪,載官司之典章,嘉士女之風節。文不矜奇,事皆記實。自慚譾陋,甘貽測海之嗤;要堪傳言,或勝鑿空之說云爾。

五月朔日,恰逢夏至,袱被登舟。向來封中山王,去以夏至,乘西南風,歸以冬至,乘東北風,風有信也。舟二,正使與副使共乘其一,舟身長七尺,首尾虛艄三丈,深一丈三尺,寬二丈二尺,較歷來封舟,幾小一半。前後各一桅,長六丈有奇,圍三尺;中艙前一桅,長十丈有奇,圍六尺,以番木為之。通計二十四艙,艙底貯石,載貨十一萬斤有奇,龍口置大炮一,左右各置大炮二,兵器貯艙內。大桅下,橫大木為轆轤,移炮升篷皆仗之。輦以數十人,艙面為戰臺,尾樓為將臺,立幟列藤牌,為使臣廳事。下即舵樓,舵前有小艙,實以沙布針盤。中艙梯而下,高可六尺,為使臣會食地。前艙貯火藥貯米,後以居兵。艄後為水艙,凡四井。二號船稱是。每船約二百六十餘人,船小人多,無立錐處。信風已屆,如欲易舟,恐延時日也。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網頁】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使用【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並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網路。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