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還不屬於自己。可只要咱們去佔下來了,那自然就會進入仲夏國的版圖。
那裡,就是李彥錦給中原的無田者準備的免費的土地。
一年三熟的沃土啊,香甜潤澤的稻米啊,易開採純度高的富鐵礦啊,水深浪緩的優質海港啊,統統都到仲夏國的碗裡來吧~~~~
時光荏苒,轉眼三年過去了。
大華五年的三月初三,福州碼頭上,人頭攢動,鑼鼓喧天。
一支二十艘艨艟鉅艦組成的船隊,披紅掛綠的停在港口岸邊。
越阡陌心情緊張又萬分激動地站在第一艘鉅艦的船首,看著碼頭上,那黑壓壓的人群。
她怎麼都沒料到,陛下會把如此重要的事情交到她的手裡。
這耗費了全國兩年的稅收才組建起來的船隊,配備了仲夏國最精銳的四千水師,裝載了數量驚人的布匹、瓷器、漆器等貨物……如今,這些都將在她的帶領下,朝著茫茫大海進發!
如今的越阡陌也不再是三年前,那個白皙秀美的女子了。這兩年來,她幾乎一直住在船上,沿著近海一帶,足足跑了兩年。
變得與沿海當地人差不多黝黑的越阡陌,一點都不在意那逝去的白皙肌膚。她此刻只想迎風展翅,帶著滿滿的信任與重重的責任,向著大海前進!
京中,五歲的大公主殿下,正和兩歲的弟弟一起聽爹孃講話。
“可惜啊,咱們沒法去現場一睹。”李彥錦癱在春塌上,毫無形象地說道。
謝沛手裡拿著把小弓,正在耐心地調整弓弦。
“那不是你自己決定的嗎?阡陌都說了,可以從塘沽出發,那樣咱們就只用花半天時間,去親自給他們送行了。”謝沛頭也沒抬,繼續除錯著手裡的弓箭。
李彥錦看著乖乖坐在孃親身旁的小胖子,手一癢,就把人撈了過來。
他一邊戳著小胖子的嘟嘟臉,一邊說道:“哎,我這不是要當個明君嗎?要知道,那四千水師多半都是福州人。讓他們從福州出發,還能回去與家人團聚幾天。之前發的特殊補貼,也能早點送到家人手裡。”
謝沛聽了,嘴角微微翹起。是了,自家這位陛下如今在百姓口中,那簡直都快賽過神仙了。
那些當初譏諷他們是泥腿子進城的文人,如今也寫了不少讚頌李彥錦和和謝沛的文章。硬是把這對夫妻誇得如聖人轉世一般。
就連最開始,還有人說皇后善妒,一個人霸著皇帝,不為天家子嗣考慮,不賢惠的說法,如今都只剩下,帝后情深,教子有方的讚譽了。
無他,不但陛下態度強硬,且家中的大公主殿下,實在是太爭氣了。
自她開口喊了第一聲爹、娘後,這小丫頭就彷彿靈竅大開一般,學起東西來,簡直神速。
除了李彥錦和謝沛每日要教她些私貨外,宮中還請了真正有學問又不迂腐的大師來給大公主謝真天啟蒙。
說起來,也是好笑。
雖然李彥錦一直嘴硬,絕不承認自己沒文化。但見過了幾位真正的高人大師後,竟主動跟著閨女一起學了起來。
在他的帶領下,朝中的官員,也利用閒暇,抽空學了起來。
這些大師是真正有才之人,他們沒有持才傲物,也願意接受新鮮觀點。
當從陛下口中聽到很多匪夷所思之語後,他們竟格外認真地研究起來。
乃至於,李彥錦也在他們心中留下了一個大智若愚、眼界高遠的不凡形象。
只是,這形象雖然挺不錯,可大師們都一致認定,若論學習的天賦,恐怕十個李彥錦加起來,也不如一個謝真天。
第194章 雄雞伸爪
大華五年,三月初三, 仲夏國的海船隊離開了福州港口。
而一個月後, 在外辛勞了三年的項古青、劉孝邦、桑倪和霄雷四人終於回到了京城。
迎接他們的, 是盛大的萬人夾道,是皇家出城,帝后親臨。
三年裡, 他們先後帶著幾千兵馬, 在仲夏國的南方, 擴出了一大片遼闊的版圖。讓原本的仲夏國疆域直接多出了一成領土。
開疆闢土之功, 如何褒獎都不為過!
如今, 那片土地上,已經插上了無數的界碑。大部分士兵還留在那裡, 守衛著這片肥沃的疆土。
李彥錦一家四口, 正好一人一個, 陪著四位將領,一路朝城門走去。
進城後, 將士上馬, 李彥錦四人上了皇家馬車,很快就進了皇宮。
這一次, 君臣直接去了太和殿。
項古青四人奉上了一張粗製的疆域圖。李彥錦看著在他印象中, 應該是雞屁股和雞尾巴的下方,突然多出了一隻巨爪,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這才是真正的雄雞啊,它舒展著強壯有力的巨爪, 穩穩地踩在南海與印度洋之間。
李彥錦相信,只要再給他二十年時間,仲夏國的這隻巨爪將完全伸直。而後世被譽為海上生命線的馬六甲海峽,也將被這巨爪徹底踩在腳下。到時候,只要子孫爭點氣,我中華大國將再不會為了那條狹窄的海道,而飽受憋屈。
李彥錦早就對謝沛說過後世華國的很多事情。謝總督聽著那些屈辱而憤怒的歷史,憋得眼睛都紅了起來。
“愚蠢!無恥!”謝總督罵過之後,也和相公一起,琢磨過某些對策。
所以,她此刻也很明白,南疆的擴充,對仲夏國,對未來的華族具有怎樣的重要意義。
於是,在帝后二人的堅持下,南擴計劃一直沒有被中斷過。
項古青、張孝邦等人授勳領獎之後,再次補充兵馬,重返南疆。
他們之前佔領的那片新土地,已經被陛下命名為新南府,成為了仲夏國的第二十二個府。
不過,這次南下軍隊的後面,還多出了無數的車隊。
這些車隊都是各地官府派出的,運送了本地自願去南疆開荒種田的人家。
這些人家,不但每人可無償分到五十畝荒地,且五年之內,無需繳納農業稅。不但如此,國家還給他們按人頭髮放遷徙補助。這讓許多窮困潦倒、無以為生的貧苦者,願意背井離鄉,跟著大軍南下。
隨著這批廉價僱農的離開,中原的大小地主及大家世族不得不提高工錢,或是降低租金才能僱到足夠的佃戶。有些地主實在僱不到足夠的人手,只得把手裡過多的土地,再次賣出。將賣地得來的錢,轉而投入到開商鋪、開作坊等方面去。
再說回南下的大軍,他們後面除了跟著自願南下的貧農外,還有陛下專門徵集的一部分罪犯。
這些罪犯被髮往新南府去,專門負責修路、建房。他們剩餘的刑期都將在那片陌生的土地上度過。
南擴之路,漫長而充滿了艱險。
為了到達新南府,他們需要翻山越嶺,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