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記·大學》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
格物的意思,是探尋規律,而後知之,擴充套件到為善去惡是格物,字面意思是做好的作為和去掉惡行都是糾正心中不正的事物。
可是真能這樣理解麼?
王陽明還在世的時候,他的兩個弟子錢德洪與王畿在天泉橋當他面辯論為善去惡是格物,錢德洪認為,本意無錯,教人的定本。
王畿則認為只是權宜之法,依據是若心無善無惡,意、知與物也應該是無善無惡,這在心學史上,稱作天泉論道,王陽明也正式傳下了四句真諦,是心學的標誌性事件。
但是蕭業對錢德洪和王畿的理解都不認可,這無所謂孰是孰非,屁股決定腦袋,立場不同,見解自然不同。
就以湖水中的怨念為例,對於踏入者,是滿滿的惡念,殺死一切進入的生靈,而對於他自身,渾渾噩噩,無善無惡,從他的本心來說,並不想殺人,是你們觸動了他,才被殺。
所以說,為善去惡並不是探尋規律的唯一標準,蕭業始終堅持,心本如白紙,環境什麼樣,心就會是什麼樣。
孟母之所以三遷,根源也在於此。
因此可以理解為,王陽明的四句真諦,是站在儒家的立場上,潛意識中,就存有教化的意味。
豁然間,蕭業靈光一現,什麼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都是教化,是帶有立場的,是屁股先坐下去,才進而產生的思維,心學真正的精髓,只有四個字:知行合一!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