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碧雲天,黃葉地,北風斬百草,萬里晴空送秋雁,澄澈天地間,幾匹快馬往南飛馳,席捲大片黃沙.......
再往南就是潞州西北的太平驛。
驛站樓建在河邊,控制後方橋樑,過了橋往南就是秦國昭義軍的地界。
所以太平驛往北一直是北漢與中國交戰的前沿,驛站便也與其它的不同,駐守有一營人馬,設定大量鹿砦拒馬,前沿挖滿壕溝,時不時就有衝突。
每天驛站都會派出五人一隊的騎兵往北探查北漢那邊的情況,而北漢國也默契的將自己的前哨設在距此地二十里外的山口,將中間的平坦之地空出來,作為兩家緩衝區域。
這也導致中間這二十多里寬上的數百戶百姓遭殃,這樣長期對峙的情況下,中間地帶意味著兩邊都不當自己人看。
遇上些性情不錯的邊將還好,可能會安排退到後方控制去,如若不是下場會很慘。
顯然李筠並不是良善之將,夾在中間的百戶河東百姓也很慘,除一些人家連忙搬走之外,兩邊的交戰,趁亂的劫掠,姦淫擄掠的,沒跑的幾乎都是家破人亡,妻離子散。
這還只是小規模戰爭對百姓的損害,一個州的戰爭。
去年李筠攻佔遼州之後,兵鋒直達太平驛北面九十里的武鄉縣,因為李筠還被當時的周國攝政太后加封武鄉王。
到了今年年初,北漢趁著史從雲出兵蜀地,趁機發起反撲,重新往南打了數十里,奪回武鄉縣,李筠軍一路撤退,一直到太平驛附近,據守橋頭和北漢江相抗。
兩軍在此對峙廝殺將近半年,接連對峙下來,雙方都死了超過百人,最終聽到史從雲已滅蜀國,大梁的主力大軍回京之後,頓時不敢再有動作,連往北撤退,脫離對峙,退到數十里外的武鄉鎮及其外圍山口。
就這樣,其實爭奪遼州的戰爭持續接近兩年才落下帷幕。
去年李筠突然發難,幾乎把遼州幾個縣全部拿下,而北漢因為迫於遼國的命令,主力必須走北面鎮州去救遼國幽州,沒法管南邊戰事。
後來主力在土門村被周國大將李重進大敗,隨後遼國主力也被史從雲打得幾乎全軍覆沒。
反倒是北漢主力只是被擊潰,並沒有被圍殲,所以實力儲存下來,之後聽說史從雲那個煞星去了蜀地,立即發起反撲。
起初李筠幾乎佔據遼州全境,但戰爭並沒有那麼容易,打下來的地方要受得住才行,北漢騰出手之後立即開始反撲。
奪回北面武鄉縣,榆社縣和泌縣,奪回大半個遼州。
這場戰爭的結果,經過前後兩年,最終李筠奪得和控制一半不到的遼州,而太平洋則是兩家分界最前沿。
而北漢不敢再反撲的主要原因是因為史從雲率主力從蜀地回來了。
總體來說還是李筠賺了、
過了一回兒,幾匹快馬對了口號,急匆匆衝進驛站前的院子,然後帶頭伍長來不及去馬房,就連道:“某要見指揮使!有大事相報。”
很快,他便見到太平驛的指揮使李管。
李管六七年來一直是指揮使,因為其為人狠辣,立下戰功,雖然如今還是指揮使,但已從昭義軍外鎮指揮使變成外牙軍指揮使,內牙軍指揮使。
如今因為太平驛關係重大,所以駐紮在這的都是李筠心腹內牙精兵。
一營人馬一般是五百人,但多數時候馬軍只有二百人左右,步軍如果常年打仗也會不滿員。
但在太平驛站駐紮的這一營精銳,足有八百多人,因為這裡是戰爭前沿,要時刻防備北漢。
“什麼事,偽漢賊兵來了?”李管一臉絡腮鬍,面板黝黑,身形高大。
“不是,那邊的人給咱們送了蠟丸,還說要給咱們節帥!”回來的伍長連稟報,然後小心從懷中掏出一個蠟丸。
李管不是沒見識的人,他自己是鄉里豪強,從小就有見識,知道這玩意是大人物之間用來交換書信的手段,用蠟封了就不怕水,裡面藏的應該是書信。
隨即頓時大驚,偽漢國主給他們的節帥送信!
兩家可是敵對,而且偏偏秦國剛剛立國這樣的節骨眼上,稍有腦子的人都該察覺其中問題。
他也不敢開啟看,便吩咐:“今天的事,無論如何也不能說出去,快去交代你的手下。”
說著讓左右備馬,來不及換行裝,只叫來副手交代他統領兵馬,拿了手邊木樁上的牛皮水帶,去後面馬房邊水井灌一帶清水便上馬往南趕去,往北八十里便是武鄉王牙兵所駐紮的潞州城。
.......
潞州府衙,大廳坐北朝南,裝飾非常簡譜,還有大量威武甲士在外圍警戒。
李筠不喜歡奢侈,但喜歡聚養天下死士,很多犯罪的人,窮兇惡極的朝廷逃犯都在他麾下效命,得到庇護。
李筠如今是武鄉王爵,但依舊只是節度使,他手下有些文官,但核心權力核心卻是他最信任的幾個武將。
其中最重要的便是他的長子李守節,牙將劉繼衝,以及去年投靠過來的牙將李繼勳。
李繼勳的大名他早聽說過,李繼勳與如今的秦國皇帝史從雲有矛盾不合,去年他原本在鎮州李重進手下,聽說史從雲掌控京城之後不敢回京,便跑到李筠這來。
李筠自然不怕史從雲,他是節度使的時候,那史從雲連毛都沒長齊呢!
當初官家他都不怕,官家的監軍使他都扣了,如今一個毛頭小子他更是不怕,自然就收留了李繼勳,也不怕惹怒史從雲。
李筠這幾十年,唐、漢、晉、週一步步走來,比誰都看得明白,這年頭誰手下有兵,誰就能坐皇帝!
他心裡自然也是癢癢的,他這一路,打敗了慕容彥超,打敗了北漢,連年為國守邊,戰功赫赫,手下兵將數萬,都是打過仗的。
如此權勢和兵馬,又見多了王朝更替,兵馬奪天下,心裡自然頗有想法。
但他是忌憚郭榮的,特別是淮南之戰的大勝,讓他更有戒心........
只是沒想官家英年早逝,結果卻讓史從雲那毛頭小子得了好處!
特別今年,史從雲發動兵變篡位,他心中十分憤恨,最多的是不甘!他覺得自己無論是資歷地位,都遠超過史從雲,自己是一方節帥時,史從雲還不知在哪呢!結果如今史從雲那毛頭小子居然爬到他頭上來,要他下拜稱天子!
這是他越想越氣,越想越不甘,於是拒絕了秦國派人給他的賞賜,又遲遲不見秦國派來的使者。
可他心裡是猶豫的,要說打仗他並不怕史從雲,因為史從雲戰功赫赫,他也不是吃素的,半生幾十年一路打來,敗了後漢,敗了偽漢,幾乎沒什麼敗績,手下也有一大批精兵悍將。
問題在於兵力,他曾經敢和郭榮叫板,就因為太祖立國時,讓他在北面抵禦北漢、契丹,因此給予他極大寬鬆,之後的近十年內,他招兵買馬,收聚各路亡命之徒,如今手下兵將已有五萬!
其中大部分還是跟偽漢國打過仗的。
可偏偏如今的秦國經過史從雲數年來南征北戰,開疆拓土,國土大了一半,據說禁軍也從原來十萬左右擴充到接近二十萬。
他估摸著即便不少要駐守廣袤邊地,防備周邊遼國,南唐,南漢,羌人等,剩下的可用之兵也該在七八萬左右。
即便還要留一些守大梁,史從雲也能調動五六萬人來打他,加上週邊藩鎮出兵,絕對不少於八萬。
到時他若舉兵,兵力肯定不如史從雲,所以他一直舉棋不定。
可就在今天,北面的漢國國主劉鈞派人送來蠟丸秘信,信中說願意和他一起合兵,趁著史從雲剛剛篡位,腳跟不穩,聯合發兵對付秦國。
李筠聽後大喜,他不敢動作的原因無非是因為兵力不足,如果北面漢國原因發兵,到時他根本不懼史從雲。
便召集手下幕僚牙將和自己的長子在這商議此事。
李繼勳當即起身表態:“某早想和史從雲決一死戰為官家報仇,當年就看出他不是個好東西,可惜官家看錯他了,若大王舉事,某願為前鋒!”
見李繼勳的表態,李筠十分高興,“好,老夫也正想為官家報仇,復辟大周,殺了竄國賊子!”
麾下心腹牙將劉繼衝也連道:“某願隨大帥一道,為民討賊,為先帝報仇!”
李筠更高興了,哈哈大笑起來。
待他一轉眼,看向自己長子李守節時卻頗為不悅。
李守節皺眉,頗為猶豫,好一會才說:“父親,這件事我覺得不可行!
史從雲不是好對付的人,再說這些年來,史從雲吞滅江北、南平、武平、蜀地、關北,早已今非昔比。
況且這人不是庸才,我才聽說他上位不到數月,就頗有愛民的舉措,在河北人盡皆知,不是昏聵暴戾之主,這樣的人哪有那麼好對付的!”
說著他不顧自己父親臉色越來越難看,直接跪地道:“再說那偽漢國,在高平,在鎮州接連為周國所敗,根本就不是中原對手,他們敢和中原叫板,無非是因為有契丹人撐腰,去年契丹人被史從雲和李重進殺得大敗,偽漢國哪是能夠依靠的盟友!”
他這一番說,說得十分認真,卻讓李筠十分惱火。
大罵:“你這不成器的東西!枉為老子的兒子,諸將都覺得可行,偏偏你膽小怕事!”
嚴罷不理會長子李守節,直接對愛將劉繼衝道:“你帶幾個人,帶著我的話去北面和劉鈞說,老夫可以和他聯合舉兵。
不過他必須出兵三萬以上,同時不得請契丹人為外援!這次你要記清楚,不寫書信。”
劉繼衝領命,立即出去了,周圍的幾個心腹文官也沒說反對的話。
“你們給老夫寫討賊的檄文,就說史從雲是篡位謀逆,我們為大周天子報仇,為大周復辟江山。”
幾個文官連忙領命。
只有他的長子李守節還跪在地上,竭力反對,甚至哭出聲來:“父親,萬萬不可,萬萬不可啊!這是天意,咱們鬥不過秦國的!”
李筠大為惱怒,罵了兒子幾句不再理會,帶著眾人出了廳,只留下李守節還在那痛哭........
........
大梁垂拱側殿,史從雲正和樞密院以及兩司武將討論李筠的事情。
從種種跡象來看都能推斷出,李筠是壓不住了.......
眾人各有說辭,但主要集中在兩點。
第一點是盧多遜提出的,朝廷不能先動,如果朝廷在沒有李筠確切把柄的情況出兵,會讓其它手握軍權的節度使不安,造成四處起火的局面。
這點史從雲認同,他打李筠還有殺雞儆猴,震懾其他蠢蠢欲動的節度使的考慮,如此就必須是李筠自己跳起來。
其二則是翰林學士李昉在朝會上提出的,如果李筠打出為官家報仇,復辟周朝的旗號,可能會收攏一些人心。
當時此事在朝堂上引起轟動,史從雲倒沒在乎,因為他知道世上的問題遠沒那麼簡單,大家也不可能被一個復辟周朝的口號挑動。
本質上週朝的政治框架和之前的後梁、後唐、後晉、後漢沒有太多區別,並沒有脫離五代十國的慣例。
若說武功,李存勖、朱溫等人都是比官家厲害的,也不見誰要復辟他們。
李筠頂多能以此作為藉口,但絕籠絡不到人心,周國要是有忠臣,早在去年就跳出來,何至於如今才搖旗吶喊。
至於當初罵了他的王著,史從雲也沒為難他,派他去給官家加修陵寢去了。
當初為了伐蜀,他連官家墳頭的錢都剋扣了,但實在沒辦法,現在蜀地打完了,怪不好意思的,就派王著去加修一下,也是合情合理,並不是記仇。
所以他更多是聽卻向拱、王全斌、魏仁浦、高懷德等人軍事上的建議。
王全斌和向拱的看法一致,都覺得他英明神武,早早派人堵死河陽,只要河陽堵住,李筠大軍到不了洛陽,他就沒法成事。
另外,魏仁浦也建議往河中方向增兵,若到時開戰,河中節度使靠不靠得住也是問題.......
史從雲深以為然,畢竟蠢蠢欲動的節度使肯定不只李筠,李筠只是其中最跳脫,最有資歷有兵馬那個,如果到時局勢對他不利,說不定不知有多少人會跳反,誰贏他們就幫誰。
於是在九月末,史從雲下令,以向拱為侍衛步軍都指揮使,率軍五千,到河中府駐守。
又下令,提拔之前給他報信的洺州團練使郭進為洺州防禦使。
.......
很快,年關將近,大梁城一片喜慶,十年的和平,讓大梁城恢復很多生機,加上今年史從雲上任之後的諸多舉措,使得百姓對新朝廷的擁護上升一個臺階。
城中載歌載舞,熱鬧非凡,但數百里之外的河東北部卻陰雲密佈,山雨欲來,不過普通百姓是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