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六十六章 何去何從 (七)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康熙探究地看了胤禛一眼,道:“說吧。朕不怪你。”

胤禛道:“兒臣聽師傅們教導說,文臣死諫而武將死戰,自古讀聖賢書之人,無一不注重修身,要有諫臣名節。國有諍臣可以為鑑,皇阿瑪用人也一貫以其人清廉之名如何以為考核標準。此次郭琇參奏兒臣,雖說有些言過其實,但是,兒臣還是佩服他的膽識的,若是事君不誠,斷然不會冒此天下之大不韙而參奏兒臣。皇阿瑪所指的求名,兒臣也不得其解,還請皇阿瑪教誨。”

康熙聞言有些驚訝,疑道:“你是在為郭琇求情?為什麼?”

胤禛郝顏道:“兒臣覺得此人敢言常人所不能言,實在難得,倒不是因為他參了兒臣。”

“如果以你為帥,擇將才之時,你認為是有膽有識好,還是單有血氣之勇好?”康熙突然問道。

“自然是有膽有識好。”胤禛被問得愣了一下,隨即脫口而出。

“你還是紙上談兵,不僅要多讀些書,還要多多實地歷練才好。”康熙笑道:“依情景勢不同,選擇當不盡然也。治國如烹小鮮,有時要急火猛攻,有時卻要微火慢熬。情、理、法三者皆不可廢。朕看,你對朕關於郭琇的論斷並不贊同,可對?”

胤禛略一停頓,還是道:“請皇阿瑪恕兒臣魯鈍,兒臣確有疑惑。”

“起碼你能對朕說實話。朕說過,不怪你。朕對郭琇有兩種看法:一是,單憑一時之勇,不顧及大局。郭琇身為臺閣大臣,就需要從朝局全域性出發,而非單看某一層面。以他參明珠為例,明珠固然是結黨營私,罪有應得,然而,在他的參奏之中,羅列明珠罪款十餘條,條條几乎都是當誅之罪。而且,還同折參了明珠一黨幾十人,建議朕將這些人交部議處。明珠一直位居中樞,若是他真的如此不堪,而朕又重用了他這麼長時間,那麼朕成了什麼?這就是於理不合。明珠上書房當差幾十載,也算是功勞頗多,若是真的殺了,朝臣雖不敢言,只怕也會存了帝心難測,人人自危的念頭,與情也不符。明珠經營久已,相與的官員在京的,地方的一大堆,如果朕真的按照郭琇的建議,把他們都處置了,誰來辦差?空缺又有誰來補?郭琇受了法家的影響太深,嚴刑治亂世,而如今情景不同了。”康熙既像是對胤禛又像是對自己說道。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