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初,天氣徹底回暖,咸陽西十五里,原本貧困的郊區小村開始湧入大量的人員,他們伐樹、挖土、夯地。
此地的二百餘人原住民很是困惑地看著自己家門口這群佔地的人,不明白他們為何要在這裡做這些事情。
但是他們對這些事情也並不感興趣。
一群吃不飽飯的人,怎麼可能對這些事情感興趣呢?
三月十二,夯完地之後,大批葛衣的窮人湧入這個新近被改名叫做“銅鐵爐”的地方,同時,鰥夫也對於此地的原住民發放了徵令——徵發士伍,進入銅鐵爐做工,一夫每日給錢十錢,管兩餐飯。
一時之間,這二百人士伍盡皆沸騰。
一石粟的價格,平時不過是三十錢而已。
而一畝地,一年一種的情況下,豐年不過二石的收穫,而咸陽周邊,豐年是很少見的!
雖然沒有什麼經濟意識和數學基礎,但是十錢等於三分之一石粟,等於五兩鹽的簡單的賬目他們還是會算的。
這種直觀而強大的經濟鞭策,令人動容。
於是兩百多人之中的一百餘名丈夫盡皆加入——這村落裡,原本人數更多,只是一場大雨過去,寒冬之中,老者孺子死傷殆盡,剩餘的,多是年輕強壯,生命力極強的丈夫與婦人。
鞠子洲打散了發,更換了衣服,進入到應徵招工的隊伍之中,隨著眾人領取工具、領取工服、排隊進入工地,開始做最基礎的挖土開始幹活。
秦國的動員能力在這個時代是一絕,雖然召集的“工人”們有著各種各樣的缺點——體力孱弱、集體文盲、意志薄弱等的缺點,但是對於這個時代而言,也夠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