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456

熱門小說推薦

出來迎接,行禮並問候,畢恭畢敬。

姜玉姝含笑引見:“這是犬子,這是舍侄,那位是舍弟明誠。”

姜明誠上前,以晚輩的身份朝縣丞行禮,文質彬彬。

“噯呀,不敢,不敢當。”黃一淳立即還禮,絲毫不敢怠慢侍郎之子,“姜公子,請,請進。”

小廝忙碌搬執行李,郭弘磊朗聲招呼:“走。”

一大群人湧向後衙,熱鬧寒暄,衙役和小吏忙前忙後,使出渾身解數套近乎。不僅衙門中人,紳商聽見訊息,有所求者更是千方百計接近,試圖趁機攀些交情。

於是,姜明誠便在後衙住下了,或鑽研學問,或與新任教諭等人探討學問,或去縣學待幾天,還在姐夫教導下練習騎射,日子過得充實而愉快。

一晃眼,十月中旬。

深秋時節,風蕭瑟,天氣越來越冷,漫山遍野黃葉飄零,圖寧各鎮各村忙於收割莊稼,披星戴月,生怕糧食被霜雪糟蹋了。

這天上午,姜玉姝率領一干下屬,巡察糧食作坊。

作坊寬敞整潔,第一批僱工埋頭幹活,個個賣力,一捆捆紮好的粉條堆在斗車裡,堆得冒尖,流水一般運往倉庫。

姜玉姝拿起一捆,掂掂分量,湊近聞了聞,又掰了一小段,試探硬度,滿意說:“很好,越做越齊整了!”

“今秋收成不錯,待稅糧收上來,一堆積,恐怕年前也忙不完。”黃一淳也掰了一小段,直接放進嘴裡咀嚼,“到時,冰天雪地,制粉需要灶火,柴禾是個問題。”

姜玉姝嘆了口氣,“是啊。圖寧少山林多草原,用炭制粉是不可能的,太奢侈,需要動用大批人手收集柴禾。”

“不過,看在上月順利用土豆和乾糧換了一批鐵器的份上,值得花費精力!”

姜玉姝不禁笑起來,“滁節知縣夠爽快的,幾乎沒還價,就成交了。”

眾小吏樂呵呵說:“咱們厚道,開價公道,自然用不著還價。”

“滁節得天獨厚,有好幾個鐵礦,想從圖寧學本領,理應交點兒束脩”

“有得必有失,滁節有鐵礦,卻土壤貧瘠,聽說今年歉收得厲害。”

“哈哈,還是咱們圖寧好!地方遼闊,土壤肥沃,按照目前的情況推算,只要不起戰亂,用不了幾年,老百姓就能衣食無憂了。”

“但願如此。”

官吏邊走邊商談,作坊管事們恭謹引領,一行人走走停停,巡察作坊內外。

下一刻,兩名衙役突然快步靠近,低頭稟告:“大人,靈埔知縣和安陝知縣,前來、前來……拜訪。”

“他們已經上衙門去了,您看該怎麼辦?”

姜玉姝停下腳步,定睛打量衙役,納悶問:“拜訪就拜訪,你們做什麼一副惶恐慌張模樣?”

眾小吏面面相覷,或皺眉或撇嘴,竊竊議論。

黃一淳近前,小聲提醒:“大人莫非忘了?靈埔是圖寧最大的債主,欠安陝的也不少。”

“從前艱難時,兩三任知縣曾經向鄰縣借過財物,可謂負債累累。因此,除非兵荒馬亂,否則每年年底,幾個債主都會輪流上門……催債。”

哦,債主!姜玉姝恍然,猛一拍額頭,尷尬坦言:“咳,不是我手裡欠下的,忙忙碌碌,居然給忘了。”

“欠了太多,衙門一時半刻還不上,最久的一筆欠了十幾年,債主恐怕沒什麼好臉色。”債主登門,縣丞愁眉不展,耳語提議:

“要不您乾脆學前任孫大人、出城躲一躲?”

第269章 債多不愁

“躲債?”姜玉姝愕然。

黃一淳尷尬點頭, 透路道:“前兩年,孫知縣在任的時候,幾個債主年年輪流上門催債, 起初還算客氣, 但圖寧底子薄, 短時間內無力還債, 拖來拖去, 債主不高興了,催得緊, 孫大人十分頭疼,曾經發生過小小口角。所以,孫大人後來乾脆避而不見,出城待幾天, 對方見不到知縣,自然會離開的。”

“欠債還錢,天經地義。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那般躲法, 不妥。”姜玉姝萬萬沒料到, 自己竟有被債主上門催債的一天!

“咳, 您有所不知, 靈埔的古知縣, 心直口快,脾氣較急躁,聽說, 他著急的時候,連知府的話都敢駁。”

姜玉姝會意,小聲問:“聽起來,就是他跟孫大人鬧過不愉快?”

“沒錯。不瞞您說,下官當年在場,幾位知縣吵了一架,唉,場面難堪,不歡而散。”

縣丞一片善意,推心置腹地寬慰:“橫豎不是您做主欠下的債,咱們又沒有說不還,等有能力了,再從長計議也不遲。”

其餘小吏紛紛點頭,附和說:“對!圖寧從無賴賬之意,只是暫時拮据罷了。”

“同為地方官府,好歹體諒些嘛,催什麼催?縣衙還能搬走不成?”

“是啊,未免太不近人情了些!”

……

由於是陳年舊債,官吏大多認為不是自己的責任,內心理直氣壯,甚至流路忿忿之色。

姜玉姝皺眉,沉思片刻,果斷一揮手,嘆道:“算啦,躲得過初一,躲不過十五,總得商量著解決債務。走,回衙門,會一會兩位債主!”

“啊?”

“這……”

姜玉姝打定主意,雷厲風行往外走,“走!”

“是。”眾下屬只能跟隨,一行人匆匆返回縣衙。

晌午·縣衙

姜玉姝官袍筆挺,腳下生風,帶著笑意,快步邁進客廳,定睛一望:

靈埔知縣和安陝知縣端坐,幾名隨從侍立,等候已久,枯等喝了幾輪茶,心情自然高興不起來。

其中,靈埔知縣年逾不惑,個頭高大,方臉濃眉,嘴周蓄一圈短鬚,鬚髮粗硬濃黑,照面一打眼神一碰,便知其非斯文之人。

安陝知縣五十開外,鬢髮斑白,倒是笑眯眯,一副和藹模樣。

她定定神,含笑拱手,歉意解釋道:“古大人、胡大人,幸會!實在抱歉,我今天碰巧外出辦事,讓二位久等了,失禮之處,貴客莫怪。”

俗話說“伸手不打笑臉人”,而且對方是年輕有禮的女人。兩名專程討債的知縣對視一眼,同時起身,還了一禮。

“姜大人,幸會。”安陝知縣和和氣氣,笑意卻未達眼底,慢條斯理問:“該說‘抱歉’的是我們,貿然打擾,恐怕打亂你的行程了?”

“無妨。”

靈埔知縣打量鬢角冒汗的女官,“幸會。”

姜玉姝一邊擦汗,一邊招呼,“坐,二位快請坐!”

三名知縣落座,小吏迅速奉上新沏的熱茶。少頃,黃一淳趕到,簡單見禮後,坐在了自家知縣下手。

“黃縣丞,久違了。”靈埔知縣似笑非笑,感慨問:“前幾年,孫知縣在任的時候,他是大忙人,幾次叫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