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店的工作效率很高,沒多久就輪到劉老太進店了。
李星星跟在她後面進門。
不懂就多看再學習,免得讓人笑話。
腳踏車就停在糧店門口,有人跟她說道:“我們替你看著!”
李星星道謝。
其實,她一點都不擔心。
槐花鎮的老人曾跟她說過六七十年代的事,說那時候的生活風氣特別好,艱苦樸素就不說了,難得的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那位老人是赤腳醫生,從來不擔心自己丟腳踏車,因為無論停放在哪裡,都沒人偷,哪怕是十天半個月。
餓到偷糧食的有,偷腳踏車的幾乎沒有,因為腳踏車是大件,報案就會嚴查到底。
當然,也和當時的風氣有關。
李星星不知道真假,她看到糧店裡只有一個櫃檯,櫃檯後面有好幾個工作人員在忙活,年紀、性別各有不同,看似分工不同,其實有點相互監督的意思。
劉老太上前遞上各種供應本兒,一個五十來歲的中年男子一邊翻著本兒,一邊拿起算盤噼裡啪啦地打著,“一個人,二十五斤糧,今天是勞動節,細糧充足,你可以領三斤玉米麵、兩斤標準粉和兩斤半的大米,九毛八,十七斤半粗糧全是紅薯乾麵,一塊兩毛兩分五。”
李星星在心裡算了算,一共是兩塊兩毛零五釐!
一個人的口糧只需花兩塊多。
雖然早就知道六十年代物價極低,但李星星仍然很吃驚。
如果不買奢侈品,她掙的錢夠自己母女生活幾十年,直到改革開放,物價飛漲。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