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科普長文慎入。
這一章簡單闡述了北魏從立國到滅國之間社會矛盾的形成與轉變,不喜可跳過。
正文:
元恪剛駕崩的那幾天,就連李承志自己也想不通,為何就能一夜白頭?
這近月來,他輾轉反側,冥思苦想,直到昨日於帝陵前見了那三朵如青蓮一般的煙雲時,李承志才恍然大悟:
原來潛意識中,他早就將元恪當成了標杆、當成了模範,當成了前師不忘後世之師的那一塊鏡子。
不是拉過來一個人就能當皇帝的,何況還是像南北朝時期這種時局最為動盪,社會關係最為複雜、矛盾最為尖銳的時期。
在這樣複雜且艱難的前提下,元恪能成為北魏的中興之主,使國力達到巔峰,必有過人之處。
入京不久,李承志自然而然的就開始觀察和學習元恪治國、親政、理軍、牧民的方法、手段。
但都還沒入門,學習的標杆說沒就沒了。所以李承志才會有一種“突然就失去了奮鬥的方向”的錯覺。
在李承志看來,史書留白並不多的元恪,但與之相比,如開國皇帝道武帝、十二歲為太子時就力克柔然,之後滅大夏、克大燕、收北涼的太武帝、及遷都、漢化的孝文帝等等,元恪的功績即便比不上這幾位,但也沒差多少。
當一朝開竅,突然意識到反並不是那麼好造,皇帝更不是那麼好當的時候,李承志才有意的開始瞭解、研究北魏時期的社會及矛盾關係。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