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是這樣的......”木秀先喝了口水,然後把政策仔細的跟周水蓮講了一遍。
“真是感謝國家,這樣咱們好好養豬,到明年年底就能吃肉了。”周水蓮臉上堆滿了笑容。
“我在會計那裡已經登記好了,過幾日,等村裡通知,就可以去逮豬和雞鴨鵝了。”
“秀......剛你說啥?還有雞鴨鵝?”周水蓮還以為自己聽錯了。
“對啊,我登記了兩隻豬崽,雞鴨各二十隻,鵝兩隻。”木秀的話立刻就嚇到了周水蓮。
“秀,你咋弄這樣多?這麼多怎麼照顧的過來啊!”周水蓮面路難色,又不好去責怪女兒。
“娘,這不是還有我跟我姐呢,等我爹從城裡幹活回來,冬天也沒啥事,咱們一家人,還拾掇不好嗎?”木秀信心滿滿,她可是農科大學畢業的,對於農作物和家禽這一塊,那是她的專長。
“你姐過幾天就回自己家去了。”周水蓮完全無視木秀的話,單撿出這一句出來反駁道。
“娘,你為什麼非要讓姐回去呢?”木秀覺得有必要跟周水蓮好好的溝通一下。
“一輩子長著呢,小兩口哪有不拌嘴生氣的,吵吵鬧鬧都是過日子,再說......”
周水蓮頭朝著外邊看了看,沒看到木小草的身影,這才轉過身子壓低聲音偷偷說道:“你姐別看面上生氣,這還不是等著姑爺來接呢,不然你看盼弟還不是被你姐帶回來了,盼弟可是李家的人,李家過兩天一定會來接你姐跟盼弟的。”
木秀:“......”
不過,周水蓮這麼一分析,木秀倒也不是很確定了。
因為這個時代跟後來的時代實在是大不相同,木秀記得八九十年代時,有人離婚都要被人議論的頭都抬不起來,更別說現在七十年代的農村了,木小草看著態度那麼決絕,但是那也可能是氣頭上的反應.....
“娘,沒事的,就算只有咱們三個人,咱們都勤快點兒,養著試試看吧,就算真是養壞了養死了,等回頭用蛋孵出來的小雞小鴨還給生產隊,咱們也沒啥損失啊。”
“秀,真沒問題?”周水蓮聽到木秀這麼說,心中還是有點兒忐忑。
“娘,你就把心放到肚子裡吧,等到雞能下蛋的時間,正好小花可以每天都能吃雞蛋了。”木秀望著周水蓮身後的小花,笑著說道:“小花,姐姐以後不僅讓你每天都能吃到雞蛋,還要每天都能吃肉。”
周水蓮看到木秀信心十足的模樣,也從最初的慌張逐漸平靜了下來。
木秀逗了一會兒小花,看著小花頭一點一點的,知道她瞌睡了。
“娘,小花要睡覺了。”
“我先把小花放床上。”周水蓮向屋內走去。
“娘,哪裡有賣罈子的,我做鹹菜,需要罈子。”木秀喊住周水蓮。
“村頭老方家,會做罈子,只是以前批鬥的時間,他家是黑五類,家裡做罈子的工具都砸了,如今也不知道還做不做了。”周水蓮思索了一下,說道。
“那我去看看。”木秀關上大門,就向村頭走去。
憑著以前的記憶,木秀想起來了,這個老方家的兒子,以前是在縣裡的中學做老師,後來被判為“反動學術權威”“黑幫分子”,整日被拉著召開“鬥爭大會”,後來又查到方老師的父親,經營了一個商鋪,又被劃入了資本主義的行列中。
-
第81章 老方頭
如果不是周水蓮忽然提起,木秀早就忘記了有這樣一家人的存在,如今雖然早已經平反,但是老方頭一家,生活的很是低調,很容易被人忽略。
木秀走到一座破舊的院子前停下了腳步,這個院子在外看有三間房,底層用石頭砌了將近1米,上面是土牆,石頭已經有些發黑,土牆也斑斑駁駁,牆上還有掉了大半的紅色,勉強能看出來批鬥兩個字的輪廓,像是再訴說曾經年代所有的苦難。
這就是老方頭的家,平日裡,鄉親們都是敞開著大門或者輕掩上大門,只有他家,從早到晚都是緊緊鎖著大門。
“啪啪啪”木秀敲響了大門。
好一會兒,裡面才傳來動靜,還有一聲蒼老的聲音問道:“誰啊。”
“方大爺,我是木水家的閨女木秀。”木秀回答道。
又等了片刻,門“吱呀”一聲,從裡邊打開了,門內伸出一張蒼老的臉,有些渾濁的眼睛上下打量著木秀。
“方大爺,您好。”木秀打了聲招呼。
“是木水家閨女啊,怎麼,有啥事?”老方頭有些警惕的問道,畢竟平日裡,他這裡幾乎是沒有人上門的。
老方頭的兒子,如今平反後已經回到縣城繼續做老師,老方頭兩口則留了下來,不願意去縣裡。
“方大爺,我想買點兒罈子。”木秀回答道。
“不做了,早就不做了。”老方頭急忙搖了搖手。
“方大爺,您別擔心,如今政策開放,可以做小生意了,您可以繼續做老本行了。”
“真的?”老方頭的眼睛忽然亮了亮。
“當然了,我才從縣城回來,那裡已經有人開了飯店,開了裁縫店,雜貨店的店鋪,不信,等您兒子回來,問問就知道我說的是不是真話了。”
“老頭子?”方大娘看著老方頭開了門在門口說話,她不由喊了一聲,看到底怎麼回事。
“小姑娘,先進屋吧。”老方頭聽到方大娘的詢問,他側了側身子讓木秀先進門。
老方頭家一進門,左手邊是廚房,右手邊的屋子緊閉著,中間就是堂屋了,走進堂屋,只看見一張桌子和幾把椅子在裡面,很是簡陋,看的出來,老方頭家的日子過得也很是簡樸。
“木秀是吧,家裡還有一些現成的土罈子,你要想要,就拿走吧,這是我平日裡無聊做的,不值幾個錢,別說買不買的,就拿去用吧。”老方頭自然不會輕易相信木秀的話,畢竟經歷那樣多的事情,他也養成了小心翼翼的習慣。
“方大爺,那我就先拿您的罈子去用了,等您跟方老師打聽清楚了,我再來的時候,把這次的錢再補上。”木秀知道老方頭的心思,善解人意的說道。
“都是鄉里鄉親的,又不是什麼稀罕東西,不用這麼客氣。”老方頭擺了擺手道。
木秀在屋裡挑揀了十幾個大罈子,最後還是用老方頭家的推車推了回去,看著木秀離去的背影,一直在屋裡沉默不語的方大娘走出來,語氣擔憂的問道:“老頭子,你這是做什麼啊?”
“不就是幾個罈子,我又沒收錢,難道送人都不成嗎?”老方頭聲音有些悲涼,這是他家祖傳的手藝,又不是什麼見不得人的行當,以前他也曾意氣風發,怎麼就變成了如今這副畏畏縮縮的樣子了!
方大娘看了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