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親們,大家都靜一靜,靜一靜。”陳向陽站在石磨盤上,拎著個小喇叭,扯著聲音喊道,大隊長老賈也在下面喊著安靜。
等到大家都靜了下來,陳向陽這才說道:“鄉親們,等會兒我把政策給大家講講,等我講完了,大家有什麼不明白的就舉手,我都會一一解答,不要吵,只要有問題,咱們就解決。”
“好了,那我開始說了。”陳向陽滿意的看了看瞬間就靜下來的臺下,接著又說道:“前天,我接到通知,和大隊長一起去縣裡學習了先進的精神,昨天給大家也傳達了最新的政策,只是,大家好像還都是不太清楚,所以今天就來詳細的跟大家夥兒講講,大家可都要仔細聽好啊。”
“這個幫扶的方式就是賒給你幼崽,等你把幼崽養大了再賣給國家,比如說你想養豬,那國家就可以賒給你豬崽子,你把豬養大了再還豬崽子的錢就可以了。”
“但還是有個前提,到了殺豬的時間,你至少要賣給國家一百五十斤的豬肉才行,如果你養的豬有兩百斤,那就剩下五十斤的豬肉,你可以選擇繼續賣給國家或者是留下來自己家裡吃。”
陳向陽一口氣說完後,又拿起水杯大口的喝了半缸子,才放下水杯,接著說道:“你要是想養雞養鴨養鵝的話,國家也可以賒給你雞苗鴨苗和鵝苗,但到了要賣要殺的時間也要給國家提供一定數量的的肉和蛋,提供夠了,剩下的也跟養豬一樣,賣給國家或者自己吃。國家會按照收購價給你,絕不會佔老百姓一分錢的便宜。”
“這幫扶養殖和以前養殖的區別是,以前個人養豬隻能賣給國家,整頭賣,等到年底,根據工分分點肉,買豬崽的錢以前要自己先墊付,如今,國家先把這錢出了,等於是先把錢借給咱們一年。”
“別的村裡都已經開始實行了,豬崽,雞苗鴨苗和鵝苗都已經發放完畢了,咱們村落後了別村一截,大家趕快決定,如果要參加的,就在會計那裡登記下名字,登記下要養什麼,就今天一天,我明天就要送到縣裡做統計。”
“好了,我的話講完了,大家有什麼問題嗎?”陳向陽看了一下臺下,已經有好幾個人舉手了。
“陳大爺,你先說。”陳向陽點名。
被叫到的陳大爺問道:“這真的是免費領回去嗎?”
“千真萬確,不收鄉親們一分錢,接受監督,但是,每頭豬必須賣給國家一百二十斤。”
“萬一養著養著丟了或者養死了,那怎麼算?”臺下有人忍不住問道。
“李大毛,提問題要舉手。”陳向陽有些不高興的說道。
“村支書,我這也是隨便慣了,下次注意。”李大毛不好意思的摸了摸頭。
“下不為例,那我就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無論是丟了還是養死了,全部個人負責,比如養的豬,按照當下豬崽的價格賠償,雞鴨鵝,全部按照幼苗賠償。”陳向陽清清楚楚的說道。
臺下頓時一陣討論聲紛紛響了起來。
“這豬崽三十多斤,養的好了,能養個一百七八十斤,養的差點,也就是一百四五十斤左右,賣給國家一百二十斤,這一年還能剩下來個幾十斤肉呢,這比以前,一年到頭只能吃幾斤肉強多了。”
“可是這豬也不好養啊,而且豬也特別能吃,弄豬食也要浪費不少錢,我家養了一年,連收豬的標準都沒達到,還賠了不少工分進去,今年差點都要餓死了。”有人埋怨道。
“陳麻子,你家養了幾年豬了,你有經驗,你來說說,這豬好養不。”人群中又有人說道。
“唉,要不是我家人多,整天全家老小都是上山下地給它找吃的,這才算是撐得住,不然啊,還真是不好養。”陳麻子臉上路出了猶豫的神色,接著說道:“萬一遇上豬生病,還要給豬弄藥,養豬不容易啊,起早貪黑的伺候著。”
“可是我看你家日子過得不錯啊,該不是怕我們大家都養了,過的比你好你心裡難受吧。”人群中有眼紅陳麻子家日子過得滋潤的人喊道。
“你......愛養不養,反正我話也說清楚了。”陳麻子氣的說話都結巴了。
“養雞養鴨養鵝也不錯,只是,這雞要是一生病,就是傳染一籠子。”
“那你少養幾隻。”
“也對,先試試吧,村支書,我報名。”臺下忽然傳來聲音。
緊接著,就是不斷此起彼伏的報名聲。
“鄉親們,要報名的,在這裡排隊,會計會登記的。”陳向陽指向旁邊已經擺好的桌子。
大家都站起來,跟剛才來小操場上一樣,開始向會計那邊衝過去。
“大家不要擠,今天登記一天,保證所有的人,不會漏掉,漏登記。”陳向陽扯著嗓子大喊,今天,他的喉嚨都快喊破了。
-
第79章 爭吵
木秀仗著人小,擠來擠去,跑到了隊伍的前面,沒想到,不一會兒,大伯母劉玉梅和小嬸嬸王桂英,竟然也過來了,還好巧不巧的,拍在了木秀的後邊。
王桂英也看到木秀,她朝著空氣裡揮了揮手,如同揮蒼蠅一樣,眼睛斜著看了看木秀,鼻子裡發出“哼”的一聲,然後用胳膊肘頂了頂劉玉梅,向木秀的方向撇了撇嘴。
劉玉梅順著王桂英嘴角示意的方向望去,一眼就看到了木秀,她臉色立刻變得難看了起來,不過她又想到了木小草如今肯定在婆家也不好過,這才臉色又緩了下來。
自從周水蓮和木秀走了之後,木家把他們曾經住的屋子,翻修了一遍,王桂英的女兒木紅霞搬了進去。
少了木水一家四口,劉玉梅和王桂英開始還竊喜了一陣子,這木家的東西,以後就是她們兩家分了,只是還沒有開心幾日,矛盾就出來了。
原來,家中的粗活,都是由周水蓮和木秀來做的,餵豬,餵雞,做飯洗碗,一大家人的衣服,這些活計聽起來很多,做起來其實......更多!
木水一家走後,木老太讓她們兩家分攤家務,她們才知道,每天除了農活之外,一大家的事情有多繁瑣。
平日裡,劉玉梅和王桂英雖然在外面做農活,但是回到家中,就坐在那裡等著周水蓮把飯菜做好,吃完之後,插著手,就回房間等著周水蓮再把熱水燒好,她們洗漱完畢就睡覺了,至於後續的打掃衛生,洗衣服,那都是木秀和周水蓮的活了。
如今,幹活的人走了,不幹活的人自然心生埋怨,埋怨木水一家,真是事多,沒事生什麼孩子,生就生了,還得了怪病,弄到最後,把她們的清閒日子都弄沒了。
劉玉梅和王桂英為了家務活,每天都在拌嘴,無非就是我比你乾的多,你又偷懶之類的,連同木芝和木紅霞都跟著分攤了家務,木家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