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撥導彈之間有十分鐘的時間差,後續還夠調整策略,透過衛星資料鏈強行改為啟動突防同時進入起爆倒計時。
期間總部也忙著還原前一波導彈的情況。
無人目擊的情況下,只能透過分析間諜衛星資料還原現場。
間諜衛星的飛行高度有高有低,高的負責通訊,低的負責拍照或錄影。
通訊衛星很容易就確定了第一波導彈的最終飛行軌跡。
倒是錄影的那邊把一群人急白了頭,第一次覺得導彈塗裝成那顏色就是坑自己。
飛行器塗裝,大家都遵守著一套規矩:從地面看與天空融為一體,從上面看與地面融為一體,海軍武器自然是海天背景。只有隱身型的不這樣,因為暫時還沒弄出那麼多種顏色且效能一致的隱身塗料,一顆價錢還不如隱身塗料貴的破導彈需要隱身嗎。
沒有辦法,只能把通訊衛星確定的航跡疊加在錄影上,一點點畫素辨識。
大家很快啊,五分鐘,確認了第一波導彈的確有命中星碎軀幹,但並不是鐳射照準區,應該是因為星碎太大而且在動產生的巧合。
結論是犧牲飛行員當時的決定沒有問題,戰鬥部雷達無法接收到鐳射訊號,的確需要飛行員目視確認合適的起爆點,只是後面飛行員在操作過程中出了點問題。
此外,導彈穿透星碎軀幹,還讓人學到了一個新的知識點:近炸引信對避難中的星碎不起作用。
別看幾顆導彈飛海里了,說到底都是人類幾千年戰爭科技積累的最終結晶,一旦核彈頭安全鎖解除,起爆方式可不僅是碰觸爆炸和手動控制。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