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時叫大司農。”
“本朝初年改名為羲和。”
“然後又改成了納言,有什麼意義麼?”
每次來到納言府,第五倫都忍不住想吐槽,在新朝,要如何做才能讓從官吏到百姓,所有人都感到匪夷所思和不方便?
答案是改名,如果不能,那就改兩次。
痛苦和煩惱是吏民們的,快樂只屬於皇帝王莽一個。
雖然被改了兩次名,但納言府的工作性質並無變化,都是管理錢穀。
朝廷財政有三個主要來源:租、賦、稅。租指田租,徵收穀物與芻稿,前朝是三十租一,本朝則是十一租。賦指諸賦,按人或戶徵收,形式是貨幣,前些日子將列尉郡百姓逼得不得不賣谷的就是算賦、口賦。
第五倫這次來常安,便是懷揣本郡租賦兩宗上計,交付納言。
負責接待他的“納言士”,恰恰是一起做過郎官的老朋友,鉅鹿人耿純。
“真是許久未見伯魚了。”
耿純見到第五倫十分高興,將佐吏攆出去後,也不看他交來的上計,先同席而坐,聊起閒話來。
“前日景孫卿來信了。”
“我也收到一份。”第五倫笑道:“他在朔調郡(上谷郡)作為固德侯相,做得不錯,屢受褒獎。還說多虧了伯山,這其中有何干系?快說與我聽聽。”
沒有外人時,耿純也沒個官樣,胡坐翹著腳道:“我先前不是與伯魚說過麼?茂陵耿氏乃是我家親戚。”
“前朝漢武帝時,從鉅鹿耿氏分出一支遷徙到茂陵,至今百餘年了,這一代出了位耿況,先為郎官,又做了朔調連率,正好是景孫卿的上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