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苦集滅道”後面的那句“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則是對前文的說明,它在告訴你是怎麼才能“無苦集滅道”的。。。然後過去現在未來的佛都是因此掌握道,無智亦無得從而菩提薩埵的。
瞭解以上所有後,經文又告訴你,我之前說的都是解釋,其實等於廢話啦,本經真正的精髓就是一句。
這句話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咒語為: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娑婆呵。
趙山河此刻終於弄懂了心經內容。
他甚至感知到,這經文其實該分三段。
從“觀自在菩薩”起,到“度一切苦厄”這句話為止,是給接觸到“道”的人聽的,這種人一聽即懂。
後面的觀世音菩薩和舍利佛的對話是給“嚮往道”的人聽的,並提供了後續的“是故空中無色——無眼耳鼻舌身意-心無掛礙”等諸多方便法門,也就是如何去“道”的道。
接著心經又談境界,說這樣就可以“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然後還舉“三世諸佛”的例子說明。
最後,為防止有人連這麼明白的內容都弄不懂也學不會,心經才幹脆的將咒語丟出,言下之意那些你不懂就不懂吧,唸咒就是!
但是“無知”的唸咒,和“通曉”後的唸咒,效果肯定是不同的。
比如趙山河過去就是個無知之徒,但現在,則不然。
完全掌握心經的他,這就認真的唸誦起經文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