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元年,跟大明北方一樣,遼東又是大旱,在從朝鮮搶來的那點糧食吃完了以後,自崇禎元年深冬開始,金國便又陷入了饑荒。
但這次皇太極卻不敢將遼東漢民百姓逼迫過甚,經過老奴酋的歷次殺戮和逃亡,遼東能種地的漢民已經不多了。
皇太極也不想把這些漢民全殺光,沒了農耕的百姓,那大金就徹底淪落到之前的漁獵社會了。
對大明中央集權式體制的嚮往,讓皇太極更加重視能耕作的漢民,當然為了加強個人權威,皇太極也越來越倚重漢人知識分子。
范文程、寧完我等一大批漢人知識分子越來越受到皇太極的重用,在金國的朝堂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無論朱由檢是否願意,金國在皇太極的帶領下,還是按照歷史慣性,慢慢的進行著從奴隸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過渡。
靠著一點存糧,度過了崇禎二年那個有些凜冽的春日,金國關於要去南邊打草谷的想法越來越甚囂塵上。
“八弟,看樣子今年這雨水又有些少啊。”
開春之後,莽古爾泰跟著皇太極去盛京外面的莊子裡檢視春小麥和豆子的出芽情況,巡視一圈,連尋常從不關心農事的莽古爾泰都看出了情況不佳來了。
因為春雨稀少,田裡的豆苗和麥苗都有些稀疏。
如果莽古爾泰識字的話,肯定會想起南朝詩人的一句詩:晨興理荒穢,草盛豆苗稀。
而在一旁熟悉漢文化的皇太極,還真想起了這句詩,可卻沒有陶淵明的心境。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