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城西,叛軍營寨前,安邦彥的兒子安基一聲令下,巨大的牛角號便響了起來。
隨後在叛軍的驅使下,數千的民夫懷抱壘土,冒著城上守軍的箭矢,飛奔著跑到城下,將懷中土石鋪平陷馬坑。
一趟又一趟,直到再也起不來了為止。
貴陽城舊稱順元城,始建於元朝,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順元、八番兩宣慰司合併,設八番順元宣慰司督元帥府於順元城。
明洪武年間,改順元為貴陽,並設貴州宣慰使司,治所便設在貴陽。
歷時三百餘年的發展,貴陽便成為黔地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更是黔地數一數二的大城。
奪下貴陽,叛軍在貴州一地的人口、軍械、糧草、聲望都不會再缺,再遏制住入黔的幾條主要道路,便可以在貴州一地稱王了。
和第一次奢安之亂一樣,叛軍起事後不久,便盯上了這一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的重鎮。
為了遏制貴州的眾多土司,鞏固朝廷對這一地區的控制,在元朝貴陽城的基礎上,明朝又進行了拓寬、加高和加固。
如今的貴陽城,城高三丈有餘,基座亦寬三丈不止,城牆周長十八里,設東南西北四座城門,皆有甕城,且東西還各有一座便門。
便門雖沒有甕城,相比四座正門好攻一些,但此時早已被守軍用磚石堵死,叛軍也只能選擇城西這段城牆。
此時雖是枯水期,但地處西南,城外的護城河中水量仍是不減,而守軍臨時掘開的陷馬坑更是讓人馬步履南行。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