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道軍報的內容,其實不僅是關於冀州的袁紹,還牽涉到了公孫瓚。
去年袁紹與公孫瓚的界橋一戰以後,公孫瓚兵敗北撤,但是公孫瓚的實力猶存。
因此,便在今年開春,也即徐州進兵兗州的幾乎同時,公孫瓚就捲土重來,再次南下冀州,在甘陵國東北邊與平原郡交界的渡口龍湊一帶,與袁紹部發生了第二次爭冀的激戰。
甘陵國的西南部分與魏郡的東北角接壤,而魏郡是袁紹現下的大本營。
單從發生戰場的地點來看,似乎幽、冀之間,仍是公孫瓚佔著進攻的主動權,但是這一場戰爭,卻如界橋之戰一樣,依舊是以公孫瓚部的落敗告終。
公孫瓚儘管失敗,在這一場戰爭的結尾,卻有一段小小的插曲。
軍報中寫道:袁紹方勝,宴於薄落津,而席間接報,魏郡兵叛,與黑山軍合,佔據鄴城。袁紹部將,家屬或有在鄴者,皆憂怖失色,或起而啼泣,紹容貌自若,不改常度。黑山有將陰附袁紹,乃護袁紹及諸將家眷,送於斥丘。袁紹遂進兵,攻復鄴城。
荀貞、荀彧、戲志才、陳群等是何等樣人?
只從軍報裡的這短短的幾句話,就猜出了鄴城為何會在那個時候生亂。
戲志才說道:“界橋戰時,聞黑山軍就相助公孫伯圭。這支與魏郡的叛兵合力,打下鄴城的黑山軍,定也是如界橋戰時一般無二,在響應公孫瓚無疑。
“說不定,其攻打鄴城之舉,是早在龍湊戰前,就已經與公孫瓚約定好的。袁本初的親眷及其帳下諸將的家眷,多在鄴城,若是在龍湊大戰之際,袁本初忽然接報,說鄴城失陷,其本人縱是再深沉鎮定,料其部將必然驚慌大駭,軍心就一定會亂;公孫伯圭趁機攻之,袁本初敗之必矣!惜乎,公孫伯圭部敗之太速,而鄴城失之過晚。”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