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八百二十四章 謀略和預判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乾元二年秋九月,李泌渡過黃河在蒲州城與李嗣業和談失敗,雙方進入一觸即發的戰爭狀態,郭子儀向皇帝上表,建議朝廷先遷至靈武,這樣他才能放下心來與叛軍決戰。

李亨口口聲聲高呼要與長安共存亡,表示絕不後退半步,也要求郭子儀絕不能撤退。實際上他背地裡早已經將出逃的隊伍準備好了。皇帝心中還抱著很大希望,認為郭子儀能夠力挽狂瀾,能夠擊退李嗣業,保住關中,保住大唐。

所以他派出中使邢延恩代表皇帝前往前線督戰,其實就是充當耳目提前彙報訊息,津蒲度和長安之間也就幾個縣的距離,只要李嗣業渡河成功,唐軍大敗,他們就得趕緊跑路了。

郭子儀將大軍分佈在蒲津渡和龍門渡潼關三處,各沿著黃河河灘修建營寨,關中僅有了八九萬兵力被分成三部分。因為估計到李嗣業最有可能渡河的地方就是蒲津渡,所以由魚朝恩的三萬龍驤軍在此駐守,程元振率領的兩萬龍武軍在潼關,朔方軍由節度副使僕固懷恩和神策軍使郭英義兩萬五千人在龍門渡紮寨,時刻嚴防李嗣業從任何一個地方渡河。

這種分散兵力的做法對唐軍十分不利,李嗣業只要集中兵力從一處突破,他們哪裡能夠攔得住,這就如同用針尖穿魯縞一個道理。雖說乘船渡河有一定的困難程度,但世上沒有攻不破的防線。

郭子儀為此傷透了腦筋,他一面不斷派出斥候過河,探查李嗣業的兵力配置,以推斷出準確的渡河地點,方便集中兵力防守對抗。另一方面決定派人從黃河沿岸每隔五里修建一座烽火臺,上游一直通到龍門渡,下游一直通往潼關,一旦對岸李嗣業集中兵力發動進攻,他們便點燃烽火臺傳遞訊息,讓黃河上下游火速馳援,這樣才能使有限的兵力盡可能地阻礙敵軍過河。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