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貴族麾下的武士不是越多越好,要考慮到能不能負擔得起。
在春秋時期,一般是每二十戶家庭來供養一名武士。
這個供養並不是平民直接拿糧食、錢給武士,他們交稅的物件只有自己的領主。
而武士只交賦,不交稅。
封領裡面的武士變多,代表給領主交稅的人變少。
而一旦產出不足,導致領主交不起賦,豈不是悲劇了?
這個賦一定是交給國家,並不是為國君服務。
在晉國,國君的權力其實不怎麼樣,真正行使國家權力的是那些“卿”,國君更多的時候就是個印章。
通常情況下,貴族的服役,也就是納賦。
比如,一年服役一個季度。
而在合理的服役期限內,他們什麼東西都要自己準備,不夠可以向國家借,卻一定要還,也要交租金(或利息)。
超過合理的服役時間之後,上到受徵召的貴族,下至參戰的武士和被帶去的領民,就該由國家來承擔他們的消耗。
當然了,要是國君不要臉的話,也能拒絕供應貴族超過服役期間的消耗。
老呂家只有四周邊長十里的封領,屬民也就五百多。
要是正常情況的話,呂武名下不超過二十五名武士依附,才算是合理。
他之前已經將武士名額增加到八十,嚴重超出了老呂家所能合理負擔的極限。
所謂的負擔,老呂家產出不足的同時,還要劃出土地給予武士家庭耕作,甚至要給予基礎數量的奴隸。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