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個崇禎十二年六七兩個月,劉莊都處於忙碌中。
兩個月的時間裡,村民清理了莊子,建了倉庫、廁所、牛棚、豬欄、雞舍,莊子外疏浚了水渠,建了水車,還挖了灌井,修復了磨坊。
村民齊心協力,趕著農時,將劉莊五千畝地,種上了高粱也就是粟,總算及時完成播種。
粟這種作物,被馴化了近萬年,產量上比不上小麥,口感也比不上小麥和稻穀,不過他有兩個優點,一是成長週期短,二是耐旱耐貧瘠。
雖說高歡讓村民修復了水利,但是潁水河水位持續下降,村民需要從河中間挖一條水渠,將水引到岸邊,再讓水車打上來,灌溉依舊十分不便。
因此眼下村民也顧不上粟子好不好吃,只要種下能長出糧食,別顆粒無收就阿彌陀佛了。
高歡也認為,在湯師爺集齊番薯、玉米、土豆,這三件足以改變北方農業現狀的神器之前,劉莊多種耐旱的高粱最為合適的選擇。
兩個月的忙碌下來,劉莊的成果斐然,不過消耗也快。
若是平常,煮點濃粥,就能對付一天,一旦加強訓練,幹起農活,一天消耗的糧食,能頂平常兩三天。
在宋獻策又去一趟許州,採購物資回來之後,劉莊的人口已經接近兩千人,莊子裡五千畝地,全部都分了出去,而於此同時,還有流民因為看見告示,聽了散播的讖言,陸續趕來劉莊。
此時莊子外,已經聚集上千流民,高歡只能在外面,搭起棚戶,讓流民居住。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