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查腸道了麼?”吳冕問道。
“查了,用膠囊做的檢查。”鄭清木道。
用膠囊做的,意味著是膠囊胃鏡或是小腸鏡。最開始只有胃鏡,小腸鏡是後期研製的。
“膠囊胃鏡”全稱為“磁控膠囊胃鏡系統”,由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兆申老師領銜研發,於2005年問世。它只需患者隨水吞下一粒膠囊內窺鏡,經過15分鐘左右便可完成胃部檢查。
本質上來講,它是一個微小的機器攝像系統,進入胃內後可以連續不同角度拍照,醫生得到自己想要的資訊。
吳冕瞭解最開始膠囊胃鏡的難點——膠囊吞進去後,有很多死角。針對這個問題,李兆申老師把它變成磁控裝置。
透過這個系統,醫生可以透過軟體實時精確操控的體外磁場來控制膠囊機器人在胃內的運動,改變膠囊姿態,按照需要的角度對病灶重點拍攝照片,從而達到全面觀察胃黏膜並做出診斷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影象被無線傳輸至便攜記錄器,資料匯出後,還可繼續回放以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但問題也有,比如說有些膠囊排不出來。
養和醫院也開始用了,吳冕微微點了點頭。
“怎麼會出現輸尿管問題呢?”莊永志疑惑的問道,他沒把這句話說完,後面的意思是——該不會有腫瘤轉移吧。
“放療導致的。”吳冕道,“盆腔內器官比較密集,放療在殺傷靶向腫瘤細胞的同時對輸尿管造成了損傷,輸尿管有充血炎症破壞等,久而久之,輸尿管會有疤痕而變得狹窄。”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