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人口少,想發展其他產業沒人手。人口多了,地又少,許多地方已經無法一人百畝田。”
李隆基喝著羊湯,想到了大量飼養羊的問題。
李易抿一口酒,緩緩撥出酒氣:“人口還是少,多了並不怕。產業結構調整好,就業崗位安排好,就是享受人口福利的時候,比如……”
李易說起另一套理論,大唐才多少人口啊,土地閒置得多了,只是因為生產技術跟不上,不好開墾。
看著是人多沒有土地分配,實際是土地兼併與逃戶的問題。
政策上有毛病,調整下即可。
相對於他那時的兩湖兩廣還沒好好開發呢,而福建山多,浙江的良田開墾不足。
大唐的主要糧食產區是關內道、京畿道與河南道。
另外是揚州與蜀地,沒有東北糧食主產區,沒有湖南湖北糧食主產區與生豬養殖。
廣東廣西派官員過去就屬於流放,也就張九齡願意辦點事兒。
還有考上明經科的宋慶禮,他才是最踏實的人,往南邊一送許多年,就在當地工作。
他的缺點是喜歡搞工程,水利工程與土木工程。
當然,說是優點也行,反正他始終在基層。
“等全大唐完成攤租入畝,清丈完畢,田地數量固定,應鼓勵百姓自己開墾良田,免除一些年的租子。
免租二十年,朝廷並不吃虧,因為總體糧食產量增加了。
糧食越多,種田的人透過田地的所獲越少。
會開始增加種植經濟作物的數量,比如說大豆、棉花、調料、藥材。”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