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大明養濟院

熱門小說推薦

最近更新小說

中原王朝這塊地方壓根就不適合資本主義的路線,從頭到尾都是如此。

資本主義的前提是什麼?

文藝復興的興起,使人們思想和行為上走向開放,讓歐羅巴的人,更想要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有多麼的精彩。

而新航路的開闢和奴隸貿易,又為資本主義的發展完成了原始積累。

文藝復興,大明壓根就不需要這種東西,大明皇帝要是如此提倡,那首先文臣就甩出一句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告訴大明皇帝花兒為何這麼紅。

這一句是歐陽修在總結李存勖得了天下,又很快失去了天下。

得天下是因為李存勖在未得位之前,憂勞樸實,與臣子們共進退,發憤而成事,而失敗則是當了皇帝之後,貪圖安樂,對天下大事沒有了足夠的判斷,開始好逸惡勞,最終失去了天下的警醒。

類似的話,大約就是紅朝當年從西柏坡前往北京的時候,教員那句:“我們進北京,可不是李自成進京。”

事實上,文藝復興是為了擺脫歐羅巴人對現實生活的絕望,強調人的價值。

而在這一方面,中原王朝早就在先秦時候就已經完成了,對於人的價值的強調,比如:【人定勝天】,這四個字,可是出自《逸周書·文傳》,更加強調人的價值。

中國也不是沒有文藝復興運動。

比如尊法反儒,反對八股文,反對八股取士,倡導王陽明心學的思想家李贄。

比如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等人,也曾提出過很多的人本主義論點,比如反對君主專制,重實踐、輕理論的實用主義。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