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賤則傷農,谷貴則傷民。
這是千百年來形成的一句話,其中的意思已經完美解釋了糧價中所蘊含的秘密,糧食的價格既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
但是在現實中產生的問題是,在現實生活中,尤其是這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相對來說是很低的,農業生產很不穩定,有時候糧食大豐收,於是糧價一路走低,挫傷農民的積極性;有時候又恰好遭遇災荒,糧食價格飛漲,很多百姓買不起而活活餓死,就很少有能夠達到一個平衡的時候。
於是乎,朝堂上就必須得出臺相應的規則,其目的正是要把糧食的價格控制在一定區間之內,這就是常平法的前身,在戰國的時候就已經產生了的平糶或平糴。
國家在谷價過高時,以低於市場價格賣出糧食;而在谷價過低時,以較高的價格收貯糧食,這也就是最初的常平法的核心思路。
但很快,隨著華夏的大一統,這樣的辦法就有點不靈了。
因為這個時代運力的原因,再加上糧食的重量往往都是很大的,國家收購糧食和轉賣糧食,往往都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空間上的跨度才能實現。
中間需要調節的地方太多了,這樣糧食從地方收到中央,再從中央發到地方,一來一回的路費比糧食還多,已經失去了常平法創立之初的本意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李世民所弄出來的義倉的前身常平倉應運而生。
所謂常平倉,就是中央政府在各地方上設定了許多糧倉,然後將平糴的辦法下放到地方,由地方政府來全權負責收購或拋售糧食,以控制當地糧食的價格,中央政府只負責給地方撥錢就行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