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歲起,大明朝持續十來年的風調雨順似乎到了頭,尤其是北方各省,晴雨季節不按時序,春夏宜雨卻一直旱,秋天宜陽又淫雨不止,導致年景荒歉收成微薄,有些田地甚至顆粒無收。
這在任何朝代,都是了不得的大問題。因為對於一個農業社會來說,主要的人口都是靠天吃飯、地裡刨食。一旦出現歉收絕收,若官府再不念及百姓受災實情,催繳田賦一如往日,用暴力對待欠稅,就會出現大量農民破產。失業農民背井離鄉,就會形成未及王朝根基的流民潮。
作為見證了大明朝從泥潭中一步步掙扎出來的老臣,沈默沒有被眼前轎馬擠塞於途,絲竹不絕於耳的太平盛世所麻痺,他深知百姓之艱難,今日局面之不易,豈能讓京畿之內輦毅之下,再出現這等餓殍遍野的慘事?
好在朝廷為了保護條編的穩定推行,防止米賤傷農,在接連豐收的六七年裡,採取了“不存餘銀、超量購糧,的政策,早就囤下了足夠二十年支取的糧食,哪怕出現現在這種大面積的歉收絕收,不得不開倉賑災,也可以維持五六年時間。
家裡有糧,心裡不慌,但一點也大意不得。因為以他過往的經驗看,原先大災之後,朝廷也不是沒有撥給賑災糧,但為什麼依然餓俘滿地呢?主要原因不是賑災糧不夠,而是各級經手的官府層層刷皮之後最後災民反而所得無幾。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