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到了那個地步,少林就成了白馬寺的下院,少林禪宗一脈從此就真的斷了。”
出家人不打誑語,惠能方丈不懷疑慧真和尚危言聳聽,猶豫道:“可若將寺田交出去,近兩千僧人,吃飯穿衣都成難題。”看著惠能臉上的憂色,慧真和尚不禁腹誹道:“原來禪宗也是要著緊穿衣吃飯。”不過,他臉上卻沒流露出來,反而雙掌合十,低聲誦道:“云何名比丘?比丘名乞士。比丘絕一切生業,乞食於人,以資色身,故曰乞士。佛陀制定乞食之法,於一日之中,僅以七家為限,若不得食,則不更乞......沙門以乞食為正命,乞食有諸多益處,有十利盡形乞食者:一、所用活命自屬不屬他,二、眾生施我食者令住三寶......”
惠能聽他誦唸佛門乞食制度,臉色頓時陰沉了下來,一言不。
乞食是天竺佛門早期的定製,嚴守戒律的比丘,要遵守佛的制度,便必須乞食於人。然而,歷代以來,禪宗名寺寶剎無不廣蓄田產,既讓低階的僧侶親自躬耕壟畝,又招募佃戶收取田租。僧侶託缽乞食已沒有必要。禪宗在東土能欣欣向榮,各大寺院的禪林經濟出力非小。
“......六、行破憍慢法,七、無見頂善根,八、見我乞食餘有修善法者亦當效我......”
“慧真法師,”惠能打斷對方的誦經,臉色陰沉地辯解道,“託缽乞食盛行於天竺,那是因為天竺氣候炎熱,野果極多,即使乞食不到,也可採野果充飢。可是,東土的情勢與天竺不同,佛門要在東土傳播廣大,就不得不變更制度。僧人若真以乞食為生,若不得食,便只能忍飢挨餓,數日不得食,便只有餓死一途了。僧侶每日困於三餐溫飽,佛門焉能廣大傳播?正因為佛門傳入中土後,乞食制度難以為繼,所以,僧侶要修行必須要禪林田產支援。”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