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值盛夏,鳴蟬吱吱呀呀,適才諸生聽得如痴如醉,腦子有些懵,居然忘了問題。彩虹*文¥學%*1*1*趙行德停下來等了片刻,有人問道:“敢問先生,孟子曰:‘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究竟何解?若按照知行合一之道,觀歷朝歷代禮儀制度,百姓如何比君王更貴?民為貴,豈不於君臣大義相悖?我等身為廩生,又當如何能循此理直道而行?”
吳霖左手籠在袖中微微顫抖,誰也看不出來他的緊張。諸生看著吳霖,目光又轉向趙行德。有幾個人緩緩走進門內,站在松林枝葉影下。
“問得好。”趙行德斂容道,“伊川先生曾言,‘人既能知見,豈有不能行。’我等讀書,如與古人對面而談,若要知其真意,便不能浮於表面,必定要探究古人立論時之情景。‘民貴君輕’之論,出於《孟子》。當春秋戰國之世,禮崩樂壞,諸子並起,如孔子、孟子等先哲,都遊說君王。《論語》、《孟子》中諸多章句,或是問對之語,或是為秉政者籌劃的治世之道。這‘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語,便似勸諫執政之言。至於未出仕者”
趙行德轉過身,以炭條在照壁上寫下“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句,他的字型瘦硬,方正嚴謹,如森嚴軍陣。他在“民”字上面畫了一圈,在上頭寫了一個大大的“人”字,整句話變成了“人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寫完後,趙行德長吸了一口氣,道,“《論語》有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此乃以人為貴之道。仁者愛人,不管是否出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子曰,吾道一以貫之。孟子‘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之論,便是從此而來,諸君參悟此節,亦可由此而去。”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