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聖有云:不戰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斯言固是,然,要想不戰而屈人之兵,要條件是自身要有足夠的實力來威懾對方,還得善於造勢,並不僅僅是隨口說說那麼簡單,至少對於眼下的李貞來說,這隻能是個虛幻的夢想,可現實卻是殘酷的——西突厥阿史那赫魯所部攻打柔遠甚急,城破在即;龜茲國蠢蠢欲動,妄想趁唐軍受敵之際,乘虛而入,謀求高昌故地,唯一能稱得上好訊息的便是:據潛伏在西突厥軍中的探子報來的訊息——西突厥正副統帥之間似乎有不和之跡象,但礙於探子在軍中的地位不高,無法接觸到高層機密,並不清楚不和的根由所在,也不清楚雙方究竟是如何起的衝突,只知道雙方原定的軍事會議不曾按計劃召開便不歡而散了,僅此而已。
形勢迫人,不戰已是不可得,擺在李貞面前的只有奮起迎戰這麼條路可走了,既要戰那便戰好了!下定了決心的李貞於貞觀十七年二月初一正式下達了出征令,除步乙營留守交河,以王府長史莫離為留守使之外,親率五營兵馬在交河城外誓師出征,交河百姓攜老扶幼相送至城外五里方回,李貞所部大軍沿第五道向伊州挺進,軍行甚,不數日便已行至離伊州僅有六十餘里之地。
得知唐軍大至之訊息後,西突厥軍放棄了對柔遠城的攻擊,轉而聚集在伊吾城下,靜候唐軍的到來,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生了——唐軍行至飛沙嶺之後便停步不前,而後,竟然在西突厥監視之遊騎的監視下,一夜之間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只留下空營一座,外帶幾隻懸鼓之羊,得到探報的西突厥主帥阿史那瑟羅親赴唐營實地考察,卻一樣一無所得而歸,納悶之餘,不得不下令收縮兵力,將原本派出去的各路埋伏人馬召回,全軍戒備,準備迎接李貞所部的可能暗襲,可遺憾的是阿史那瑟羅左等右等,卻始終沒等到預料之中的襲擊,伍千唐軍竟然就此不見蹤影。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