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袁育才便來到了城外的親兵營,袁育才一聲令下,他的五百名親兵騎著高價買來的戰馬,呼嘯而出,向靈山鎮進,去鎮壓那些鬧餉的泥腿子,這種事情,這些親兵每年都要做幾次,熟稔得很!
值得一說的是,這些親兵,其實並不是大明的正規軍,他們只能算袁育才的私兵,因為他們根本不在大明兵部的檔案中。[
可以這樣說,這些親兵的眼中,沒有大明朝廷,只有他們的將軍袁育才,他們只忠於袁育才一個人,因為從親兵的挑選,再到親兵的訓練,到親兵的衣食住行,甚至親兵下一代的教育,都離不開袁育才的關心,袁育才在他們身上花費了無數的精力和金錢,他們當然只忠於袁育才一個人。
若是袁育才被調去前線打仗,那麼他們就是袁育才麾下的中堅力量,至於袁育才麾下有編制的軍戶,則純粹是去打醬油,湊人數的。
其實這就是大明衛所制度糜爛之後的常態,大明的將軍,大多都有自己的親兵營,親兵營有最好的裝備,有最好的訓練,有最高的軍餉,有最好的生活水平。
親兵既是將軍們戰鬥勝利的保證,也是將軍們戰敗後逃跑的保證。
其實大明後期歷史上比較著名的幾個軍團,都是將軍們的親兵營,比如說抗倭名將俞大猷的俞家軍,戚繼光的戚家軍,後來遼東名將李成梁的遼東鐵騎,都不是朝廷的正規軍,而是他們的私兵。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