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兄弟們穿著深藍工裝,帶著深藍色軟邊鴨舌帽,揮汗如雨的剷煤。被鏟到傳送帶的煤塊被打碎,壓成煤粒,壓成煤粉。煤粉被送到電廠的機組入料口,被大風扇吹進爐子裡面,向裝置提供熱能。
這不是在東非行政區,而是在德國控制的非洲。德國到喀麥隆、多哥這兩個地方的歷史比民朝到東非更早。蘇丹的苜蓿在極短時間裡面成了民朝的搖錢樹,整個歐洲都覺得‘你行我也行’,中國人能經營好歐洲,憑啥我們辦不到?!然而能堅持下來的只有刻板的德國人,甚至不用德國人公事公辦的走遍喀麥隆、多哥、奈米比亞,他們就現的了鐵礦與煤礦。德國人立刻就動手對這些資源進行開。
喀麥隆和多哥兩地都是當地比較像樣的領主與德國簽署了‘被保護’協議,有這些相對開化的社會基礎,當地到了19oo年已經有了自己的鐵路網和農業體系。
靠近港口的鋼鐵廠小火車噴吐著煙霧,車廂裡面裝滿了鋼軌,被送到港口的貨輪處。南美的戰爭暫時停歇,南遷的美國給南美各國留下了恐怖的回憶。他們不得不大量進口能夠讓本國更快工業化的裝備。德國人最初在非洲野心讓他們幾乎不計市場銷路因素,愣頭青般的建起鋼鐵廠和相關產業。世事難料,在德國非洲殖民地已經不需要再繼續建設鐵路的時候,鋼軌又有了新銷路。南美國家也沒啥錢,他們直接用廉價糧食抵貨款,作為糧食輸入國的德國也只能認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Edge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