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光元年,漢武帝下詔徵求治國方略,董仲舒獻《舉賢良對策》,提出“天人感應”“大一統”學說,進策“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並進”,武帝欣然採納,從此“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儒門經過前後漢近四百餘年發展,幾乎成為天下獨學,以百家為基的聖門差點斷絕傳承,只能潛入暗處發展。之後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天下動亂,刀兵勝於詩書,儒門實力大損,聖門兩派六道這才得以喘息,漸漸又有了幾分生氣。
大隋建立後,天下一統,儒門又有了復興崛起氣象,他們的勢力更多體現在對朝堂、對地方士族的影響力,江湖方面的影響力遠遠不如道佛魔三家。但即便如此,儒門的勢力也不可小覷。
治理天下,必須要靠文化人。
說白了,是需要大量識字的人。而遍數天下所有勢力,只有數百年來壟斷知識的儒門,才能聚集起足夠的文化人來治理天下。所以,無論是哪一家勢力,都不會貿然得罪儒門,或者說取儒門而代之。哪怕是之前同儒門仇深似海的聖門,幾百年衰落,早已沒了能夠抗衡儒門計程車子基礎,徹底淪落為江湖勢力,之前他們扶持南陳時,也得用儒門弟子治理江山。
如果說有夏躍的傳道宮及道門,如今的地位超然於朝廷和江湖。那麼,這個世界的儒門地位便是超然於江湖之上,一些大儒的聲名不在大派大閥之下。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