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臨湘城,行宮裡,李笠拿著《玉篇》某卷,與國子博士顧野王,探討一些學術問題。
譬如,給漢字注音。
《玉篇》的作者是顧野王,為字書,李笠之前學習這個時代的“語文知識”的時候,就接觸過《玉篇》這部類似字典的著作。
注意到《玉篇》裡,用“反切”對漢字進行注音。
反切,是給漢字注音的一種方式,漢時就有了,一開始叫做“反語”。
原理是用兩個漢字相拼給一個字注音,切上字取聲母,切下字取韻母和聲調。
這種注音法,是隨著佛教傳入中原,某些儒生受梵文拼音字理的啟示,創造出來的。
李笠對歷史不感興趣,但用反切法給漢字注音這一辦法,讓他想到了後世的“漢語拼音”。
所以對這個時代的漢字注音方式,以及對應的音韻學很感興趣。
當然,“古音”和“現代漢語”的音調必然有區別,這門學問真要琢磨起來,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
那時的他,因為身份、地位的原因,沒有太多精力和能力,來關注這件事。
現在,情況不同了,當了皇帝后,李笠有許多事情可以放開手腳做。
所以,他想要改進漢字的注音方式,用比“反切”更好的注音方法,降低人們學習文化時的門檻。
這種專業性很強的事情,李笠自己做不來,便直接和精通音韻學的文學家顧野王探討相關問題。
看看能否用“漢語拼音”,取代反切,作為音韻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儘快讓“漢語拼音”和這個時代的音韻學相結合,然後推廣開來。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關閉小說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