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眼前顯出些鬱悶愁悵的年輕皇帝的臉,孫承宗心中暗自嘆息。
皇帝年幼便接過了一個爛攤子,遼東建奴猖獗,經過薩爾滸、遼瀋之戰後,已據有大半個遼東。
遼西熊廷弼屢次沉浮,依然被王化貞架空,經略和巡撫不和,廣寧前線已是隱患重重。
而朝堂上黨爭激烈,官員們互相攻訐,全不以國家大事為重,只顧黨同伐異。更有道貌岸然者,滿口仁義道德,行為卻貪婪無恥,連軍需物資都敢以漂沒之名中飽私嚢。
東林一派更憑擁立之功把持朝堂,六部九卿差不多盡為東林,借廷議而掣皇權,處處插手官員任用,尤以遼東經撫之和表現得更為齷蹉。
這些在當時並沒有引起孫承宗的警惕,對於東林黨的慷慨正義,他也是深表贊同。
當然,這也有情可原,孫承宗當時並未身處要職,雖然貴為帝師,卻只是個左庶子,並不透徹瞭解大明的具體情況。
待到廣寧戰事爆發,皇帝不動聲色地連下中旨,秘密調動各處人馬,更是動用廠衛,拿下王化貞,給予熊廷弼獨斷之權。
對於皇帝違反朝堂常規的作法,孫承宗當時也是不贊同的。但事實證明,皇帝的事急從權挽救了廣寧,第一次挫敗了建奴,打擊了建奴屢戰屢勝的氣勢。
數萬官兵,數十萬遼民,因為皇帝的獨斷專行而得以保全。幾十萬石的糧豆,不可計數的物資,沒有成為建奴的繳獲,成為其繼續壯大的資本。
Loading...
未載入完,嘗試【重新整理】or【退出閱讀模式】or【關閉廣告遮蔽】。
嘗試更換【Firefox瀏覽器】or【Chrome谷歌瀏覽器】開啟多多收藏!
移動流量偶爾打不開,可以切換電信、聯通、Wifi。
收藏網址:www.mobvista.cc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