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衣風采如舊,同阿殷當先縱馬而入,率隊馳騁。仲春的豔陽灑滿球場,周遭涼棚下坐滿了觀賽之人,不少人都是北苑常客,記得多年前隋鐵衣跟那位小女將對陣時的精彩。而今兩人年紀漸長,馬術球技也更加出色,挺拔修長的英姿在場中穿梭,精彩連連。
玄素坐於臺上,目光一錯不錯的跟著阿殷。
胭脂紅的衫子灑了點點金色,穿在二十歲出頭的年輕皇后身上,陽光下看來,如同這滿目嬌嫩新綠般生機勃勃。她滿頭青絲皆用玉冠束在頂心,散下來的髮梢垂在頸後,隨風而動,側身擊球時,身姿靈活。隊中旁人多已失色,最引人注目的還是她和隋鐵衣——馳騁沙場的成名女將,英姿卓然的年輕皇后,身手球技皆是絕佳,爭相競逐時,比年少兒郎們的那場更為精彩。
湛兒年紀雖小,卻也似被場上吸引,坐在玄素膝上,五根小指頭不時將玄素的食指握緊。
嘉德公主在旁看著,也是深感意外,“雖然知道皇后身手出眾,卻沒想到她竟然這麼厲害!平常還不明顯,如今對上隋將軍,這氣勢就出來了。隋將軍的馬球,那是許多男兒都比不過的!皇兄——”她從前也頗喜歡馬球,如今看雙方馳騁競逐,心花怒放,難免生出豔羨,“回頭請皇后教我打馬球好不好?”
玄素未置可否,只道:“會騎馬了?”
雖然是慣常的冷肅神情,那語氣裡卻頗揶揄。
嘉德公主哼了聲,“雖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我卻也不會一直怕下去!”她自那回被摔下馬背,見到馬時就犯怵,雖被阿殷慫恿了幾回,對於馬卻也只敢遠觀,更別提打馬球了。其後又是懷胎十月不能騎馬,而今誕子也有近一年了,好幾回進宮時見阿殷縱馬,心生羨慕,試著騎了幾回,卻還是剛上馬背就心悸,有始無終。
為此,嘉德公主也十分懊惱——不能騎馬,可就錯過了許多有趣的事情!
玄素也不願妹妹總被埋在陰影裡,就勢道:“那你何時再學?”
……
嘉德公主氣哼哼的,卻沒敢說出個具體的期限來。
“今日就學。”一直沉默觀賽的馮遠道忽然開口了,“我教公主騎馬,今日傍晚恢復如常,皇上信不信?”
見不得媳婦被小瞧了?玄素目露笑意,道:“朕便將上林苑借於你。”
兩人商議完畢,齊齊看向嘉德公主。
嘉德公主已有兩三年不敢碰馬,心內恐懼依舊,然而既已被玄素推到這份上,馮遠道又誇下海口,只好咬牙道:“好,就在今日!”
待阿殷打球完畢,回到臺上,聽說馮遠道要教嘉德公主騎馬,也頗期待。
是日馬球賽結束,待皇親眾臣離去,玄素便擺駕上林苑,還帶上了躍躍欲試的湛兒——小傢伙年紀雖小,卻很喜歡被人抱著騎馬,小臉上滿是期待。
上林苑中草木漸盛,湖水搖動清波,周圍樹影參差錯落,是縱馬佳處。
嘉德公主選的是一匹頗為溫馴的馬,被馮遠道扶上馬背時,熟悉的恐懼便襲上心間,立時蹬腿要放棄。馮遠道試了幾回均不見效用,軟語勸慰之下,嘉德公主雖然敢在馬背坐著,等那馬小跑起來,還是忍不住尖叫,掙扎之下,險些摔下馬背。
阿殷怕她受傷,忙要勸止,讓她循序漸進,卻被玄素攔住了。
“有馮遠道,你擔心什麼?”玄素握著阿殷的手,朗聲道:“慢些教,朕先往北邊散心,一個時辰之後來檢看成果。”說罷,帶著宮人齊齊離了湖邊,往北邊去散心。黒獅子和紅馬早已備好,湛兒惦記騎馬許久,定王便抱他在懷中,往苑中肆意馳騁。
阿殷今日馬球打得累了,便揀個開闊地方坐著,看他父子縱馬遊戲,笑意盈盈。
半個時辰後,阿殷同玄素丟下隨行宮人,往原處去看時,就見嘉德公主和馮遠道同乘一騎,在湖邊跑得正高興。紅衣豔豔的嘉德公主被馮遠道抱在懷中,已然忘卻恐懼,瞧見玄素時,還高聲笑道:“皇兄,我學會了!”
作者有話要說: 話說最初跟著定王的人現在都混得很好吶~蟹蟹愛的霸王票~~
安之若兮扔了1個地雷
芙露月仙扔了1個地雷
小院子扔了1個手榴彈
☆、第130章 高元驍番外
永平三年九月, 重陽才過, 盛大的秋獵便在京郊的金丘獵場舉辦,為期五日。
金丘在京城往北百餘里處,西邊峰巒疊嶂,是尋仙問道之所, 東邊則水草豐美, 密林圍著中間一灣月牙般的湖泊, 是射獵佳處。這獵場建起來已有近百年,每逢秋收後朝政無甚大事, 帝王便會攜宗親重臣駕臨此處, 狩獵之外練兵演武, 宴請群臣, 頗為隆重。
早年大魏偃武修文, 常受東襄欺壓,隨後受天災**國力漸弱,軍中積弊也甚多。以至於東襄騎兵南下時,北庭雖能死命拒守, 泰州卻是節節潰敗,任由賊兵踐踏百姓,軍中將士卻無力抵抗, 甚至連援軍調撥都格外遲緩。
玄素登基之後, 在軍政上格外用心,頗多革新之處,對於此次秋獵也頗重視, 帶了不少人過來。
清晨天矇矇亮時,各處營帳中尚且安謐,巡邏的軍士腳步極輕,踩在青草地上沒半點聲息。
常荀自射獵奪魁的夢中醒來,眯著眼縫瞧見頭頂的帳篷,恍然以為是在外行軍,伸手去握枕邊的刀。手指觸及刀柄才恍然驚覺,他自閉著眼笑了笑,隨口道:“如松,該起了。”叫了兩聲沒聽見動靜,睜眼瞧過去,卻見對側的如松早已不知蹤影,鋪蓋整整齊齊的疊起來,那把玄素贈的佩刀也不在。
這顯然是已經起身練武去了,常荀稍稍汗顏——未能察覺十歲孩子起身時的動靜,他確實比從前遲鈍了些。
不過如松這心性,卻叫人欣慰。
當初崔家因附逆被查,如松因為年幼倖免於難,未被髮配流放。等到玄素登基時大赦天下,崔家旁人的謀逆之罪雖不在赦免之列,如松卻因年紀尚幼,又有皇帝親自赦免,得了自由。只是皇宮中規矩嚴苛,便由常荀出面,將如松帶到惠定侯府撫養,名義上是他的義子,實則由玄素格外照拂,尋了名師教導,十分用心。
如松幼時遭受坎坷,又親眼目睹府中被抄,心性自與旁的孩童不同。
十歲的孩子,身量還未長高多少,用功卻極刻苦——大約是聽玄素講的種種沙場征戰故事後心嚮往之,又知道父親崔忱當年曾戰死沙場,他年紀雖幼,卻有戍邊驅敵的志向。除了跟從名儒讀書習字,他還拜了北衙禁軍的大將軍竇玄為師,每三日就要去竇府習藝,風雨無阻,清晨則在天未亮時起身習武,如今正是靈活聰慧的年紀,進益飛快。比起同齡的男孩子,如松用功更苦,才學身手也更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