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腦版
首頁

搜尋 繁體

分卷閱讀72

熱門小說推薦

宜華了。”

太子好言相勸,“怎麼會呢,你還有父王啊。母妃不是常來看你嗎?再說了,其它姐妹們不是也會來看你嗎?”

“這怎麼能一樣呢?我就說五嬸嬸怎麼這麼久都不來看我,還以為她都忘了我!”

太子一邊好言安撫,一邊想起千狸來,往常千狸來時,若自己得空,也是會來看看的,如此巧遇,便也能多看她幾眼,雖說不上幾句話,但她的笑意總是讓人心暖,以後怕是再也見不到了。

作者有話要說:

越王妃穿著新衣笑著走了進來,她先朝著周後行了禮,轉而走近越王,輕聲問道,“系哥哥覺得好看嗎?”越王逆著陽光看過去,彷彿看見千狸站在自己面前。——這一段頗有深意哦!

第44章 玉芝生

採若正捧著一杯茶,太子妃順手取了過來,剛送到嘴邊,又將茶盞放下。採若見得如此,方輕聲說了一句,“娘娘,您別憂心了。”

“怎麼不憂心,以前總以為興王才是大阻礙,誰知道越王才是叫人佩服的角色。”太子妃嘆了口氣,“早知如此,本宮就不在皇上面前進言,讓他娶了芳城縣主。如今倒好,有著豫秀長公主出謀劃策,他越發厲害了。”

“娘娘當初也是一番好意,哪裡知道豫秀長公主,看起來柔柔弱弱不理世事,夫家也不算顯赫,竟然能在背後為越王鋪路。”

“哼,哪裡是她的能力,不過是那些看不慣太子的,都跳了出來。也好,這樣一來,太子就能分清敵我,也不用暗地裡較勁了。”

“還是娘娘聰慧”,採若又倒了杯新茶,送到太子妃身邊。太子妃順勢喝了半口,停了下來,像是自言自語地說道,“聽說江南多地又失收了?”

太子妃原以為不過是一件小事,卻不想江南各地的旱災嚴重到這般境界,朝中大臣們紛紛各自進言,有以為開糧倉保百姓的,有以為舍小保大的……決斷還沒出的時候,又傳來山東等地百姓起義的訊息,已經佔領了不少山頭。朝廷無法,又要派兵鎮壓,如此一來,糧草之事越發迫在眉睫。

周帝屬意楊曦前往山東剿匪,宦官張先得監軍。楊曦初聽訊息是意氣風發,得知張先得前往立刻便抱病推辭。楊曦生性耿直,早已得罪張先得數次,以致杜赫先成了元帥,若不是杜赫吃了敗仗,自己哪裡有機會執掌帥印。

楊曦連連抱病推辭。越王不得不前往勸阻,楊曦不等越王多說幾句,便先發話道,“越王的意思,臣十分明白,但末將決不能接受張先得監軍,臣還想多活幾年呢。”

“可是楊元帥,您若執意如此,父皇必定震怒,未來的處境將會更艱難。”

楊曦冷笑一聲,“難道越王以為,臣的處境好過麼?不過是臣敬重建廣王的為人,當年多為他辯駁了幾句,雖然保住了性命,但這些年,皇上何曾體諒過臣的忠心?”

“楊元帥不必擔心,事情我已查得明白,總有一天會為二哥翻案。”

“翻案?”楊曦又苦笑了一聲,“若是能翻,越王一早就該有行動了吧,想必是有諸多阻撓。現而今,且不說朝野上下如何混亂,便是天災人禍層出不窮。臣不過是個粗人,實在是無力為社稷多一份貢獻。臣只願能像襄王一樣,閒魚野鶴,與夫人相敬如賓。”

越王嘆了口氣,剛準備再勸阻時,楊曦喃喃自語道,“起義的都是迫於無奈的百姓啊”。越王既已明白了楊曦的心思,只得告辭了。

不多時,周帝便重新重用杜赫,楊曦逐漸黯淡起來。太子知道此事自然是歡心無比,相比楊曦的不知變通,杜赫善於審時度勢,如今他軍權在握,拉攏已非難事。

卻不想尚未到新年,周帝身體出現了不適,先是頭痛難受,後是身體麻痺,只能臥於床上,竟又漸漸發起高燒來。太醫們輪流伺候,還是沒能對症下藥,急得周後下令,若是皇上不能早日安康,要全太醫院陪葬。

彼時朝廷也事務多發,起義軍還在抗擊中,又有兗州發生地震,傷亡甚多,米價一直上漲,民不聊生,多地出現易子而食的吃人事件。周帝不能主持大局,各級官員手足無措。

周後一方面擔憂周帝的安危,另一方面又憂心權勢,雖知林域和不安好心,也只得暫且請太子監國,越王則被指派出去安撫人心。越王臨走前,周後派兮顏傳話,“勢護長安,只管民心”。越王便也放心離開了。

周後不侍疾時,多在佛殿裡抄經祈福,聽聞以血寫經書,能感上天,便決意如此。兮顏苦勸不止,周後日益漸羸弱,終體力不支倒下。相反,周帝的身體倒日益見好了,除夕時已然能夠走動。

周帝感傷周后辛苦,念及多年夫妻之情,相互扶持,共渡難關,越發珍視。過節時見襄王對襄王妃愛護有加,聯想自己少年情景,對襄王頗有讚賞,特意多賞了兩道菜。周帝又見越王不在,因著周後喜歡他,亦多賞了寒危殿兩道菜,反倒是看見太子不順眼,不僅毫無賞賜,反倒訓斥了一番。

太子無端受氣,自然明白周帝的心思,不免越發為自己的處境擔憂。太子妃雖然明白,卻也只能好言相勸,這個年過得並不快樂。

越王沿著受災地區一路走下去,皆是一片荒涼,難民不僅□□,兼有瘟疫流行,死傷無數。越王嚴令各處官員開倉放糧,為防錯漏,親自監工,又將各處的民間大夫集中救治難民,派發藥草,事情便也逐漸轉向好處。

越王心知重點還是在於糧食,親自下地監察,尋求防旱防澇良方,又四處祭祀,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如此忙碌下來,竟有大半年都不在長安城中,但越王的美名一傳十十傳百的傳開了。

等越王忙得差不多回到皇宮時,差不多是秋收的日子了。這一年倒是風調雨順,收成頗好,眾人傳頌是周帝和越王的功勞,周帝十分暢意,加封了越王的封地,又讓越王代替自己去主持地祭,朝野越發人心惶惶,以為太子之位必將易主。

到了十月的時候,大興殿裡皇椅樑上生出了玉芝,眾人皆謂是吉兆,周皇十分歡心,對越王越發重視起來,加上週後的時時勸誘,漸漸將關懷太子的心冷落了下去。

林域和對此憤怒不已,他原本以為打發越王出去有利於太子建政,卻不想反倒讓越王處處得了便宜,太子卻不急不躁,安撫林域和風頭不過一時,此刻鋒芒畢露,未嘗不是他日禍端。

當千狸對蠻蠻說出“你說是誰將淺子的死訊傳回桑雲的呢?”時,她已經決定一定要離開安海神社,而唯一能幫助自己的只有迷迭王了。

最近更新小說

最重要的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