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情況?我來看看。”
就在這個時候,張主任聽到了天堂的聲音。
一抬眼,身穿手術服的陸晨,已經出現在了眼前。
“你終於來了。”
就如同吳院長一般,此刻的張主任也鬆了一口氣。
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一般。
陸晨沒有多說什麼,直接接過了張主任主刀的位置。
“陸醫生,患者病灶太多,而且大多與血管粘連緊密,你要小心些,我在一旁給你輔助。”
感覺就像是順其自然一般,上中心神外大主任,此刻主動變成了陸晨的一助。
在顯微鏡下,陸晨的眉頭也微微皺起。
的確有些麻煩。
也難怪張主任一臉為難。
一般的專家,根本就無法完全剝離,更不要說完全切除病灶與腫瘤了。
“止血,明膠海綿。”
“雙極。”
“剝離子。”
這樣的手術,就算是陸晨在系統之中,也沒有經歷過幾次。
不是不模擬,而是根本無法模擬,像是這樣的病例,現實中實在太少了一些。
沒有過多必要模擬這樣的手術。
“明膠海綿。”
雖然陸晨也已經很小心了,不過,依舊還是有出血點的存在。
“病人情況。”
“體徵穩定。”
“好,繼續。”
“取瘤鉗。”
隨著第一個粘連嚴重的腫瘤被取出,眾人似乎是見到了曙光。
“拿去化驗。”
而此時,患者的情況卻似乎出現了一些變化。
“患者血壓降低。”
“暫停手術。”
患者此刻的生命體徵已經支撐不住手術了。
“陸醫生,你已經做到極限了,要不。。。”
張主任此刻也嘆了一口氣,這種情況下如果要強行繼續的話,患者可能死在手術檯上。
“張主任,我知道你的意思,可就算現在停下,患者也撐不過一週。”
陸晨的判斷自然是沒有問題的。
這種情況下關顱,除非是發生奇蹟,要不然的話,不可能挺過一週的時間。
“可這已經超出了我們的範疇,你看這裡,轉移瘤邊緣貼近腫瘤的腦組織出現擠壓帶,這是之前影像上沒有顯示出來的。”
要是之前就發現這樣的情況,張主任絕不會提議手術。
“陸醫生,病理報告出來了。”
“說。”
就在這個時候,病理報告提前出來了,看來各部門此時都嚴陣以待。
“he染色示伴有微囊性變的膠質瘤多細胞簇,核仁明顯,核有高度異型性。下圖:a.gfap免疫反應性強烈;b.免疫染色顯示ki-67增殖指數高。”
“呼,典型的典型的惡性膠質瘤。”
“分類還好,如果能夠完全切除的話,五年生存率還是樂觀的。”
“可是。。。”
張主任當然明白,這樣的分類,在典型的惡性膠質瘤中,已經算是比較好的結果了。
可問題是,現在粘連如此嚴重的情況下,想要繼續手術,就算陸晨有絕對的把握,也要患者承受的了啊。
現在看來,患者的生命體徵已經到了極限值。
在動刀,恐怕。。。
“現在患者生命體徵如何?”
“血壓上來了一點,不過還是比較危險。”
“那就繼續。”
陸晨還不想放棄。
“這。。。好吧,那就繼續。”
張主任看了陸晨一眼,這認真嚴肅的表情,最終,張主任還是選擇了相信,相信陸晨。
“雙極。”
“止血。”
“取瘤鉗。”
“擦汗。”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
當取出第三個瘤子的時候,患者的體徵再一次出現了反覆。
“不行了,患者支援不住了。”
此刻,就連麻醉都已經露出了放棄了的神色。
這種情況下,就算陸醫生再神乎其神,患者也挺不住。
“血壓?”
“低於極限標準值。”
“暫停。”
雖然已經取出了三個瘤子,不過這還遠遠不夠。
這就是晚期的多形性膠質母細胞瘤的主刀要面對的問題。
“陸醫生,你已經做的很好了,你放心,這場手術就算是失敗,我也會全權負責的。”
陸晨的實力,張主任看在眼裡,不是陸晨技術的問題,相反,陸晨的技術已經非常完美了,可實在是患者挺不住了。
第91章 針灸甲乙經與手術的完美融合
真的要放棄了嗎?
陸晨不由捫心自問,說放棄?真到了這一刻,陸晨反而下不了決心,並不是要保住自己百分百的手術成功率,而是陸晨發現,自己根本就做不了這樣的決定。
在陸晨的潛意識中,陸晨絕不想放棄,就算只有萬分之一的機會,陸晨還是想要嘗試一下。
可問題是,現在患者已經到了臨界點,根本就無法承受了。
“蠢貨,為什麼一直在考慮西醫的奇淫技巧,想想中醫,針灸!我白白教你這麼多了嗎?!”
就在陸晨沉默之際,腦海中的怒吼,讓陸晨瞬間清醒過來。
這。。。
說的沒錯,自己被侷限了,誰說手術一定要完全依靠手術刀的?
“來個人,去我的辦公室,把針灸盒拿來。”
“什麼?!”
陸晨的話,讓眾人一陣震驚,自己是不是出現了幻聽?
針灸盒?這是什麼鬼?
在手術的時候,提到針灸,陸醫生想要做什麼?
“陸醫生,你。。。”
“趕緊,去把針灸盒取來!”
這一次,陸晨已經低吼出聲,身為三助主治醫生嚇了一個激靈,下意識地離開了手術室。
“這,陸醫生,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不過作為醫生,發生這樣的事情,也不是我們想要看到的,可你也不能。。。”
張主任的話沒有繼續下去。
不過意思卻是表達的很明白,針灸,這不是在瞎胡鬧嘛。
“已經沒有辦法了,我需要試一試。”
“可是。。。”
“張主任,我們醫生的職責是什麼?”
“當然是治病救人。”
張主任下意識地回答。
“既然這樣,這名患者只要有一絲的希望,我們也不能放棄,是不是?”